隨著2019年進入倒計時,如何看待2020年A股走勢漸成市場關注熱點。截至目前,陸續已有中金公司、國泰君安、招商證券、聯訊證券等多家券商發表了A股2020年度投資策略。多家券商認為,2020年A股市場流動性有望進一步改善,在更加寬松的環境下有望繼續上漲;配置方面,推薦關注科技、消費、地產等板塊。
流動性改善成共識
招商證券策略張夏團隊認為,A股存在某種“七年周期”效應,即每七年迎來一次兩年半左右的上行周期,2019年恰是本輪上行周期的起點,2020年上半年市場更多以結構性行情為主,下半年伴隨著通脹回落以及貨幣政策空間打開,市場在更加寬松的環境下有望繼續上漲。從歷史情況看,一旦漲幅超過20%,會觸發更多資金加速入市,推動市場進一步上行。
張夏團隊認為,2020年股市流動性有望進一步改善。監管部門鼓勵發展權益類公募基金,并引導保險、社保基金、養老金等中長期資金入市,增量資金仍有入市潛力;在股市投資價值凸顯的階段,居民資金可能加快入市,且隨著市場回暖,股權融資有望繼續回升。招商證券預測,2020年A股資金凈流入規模較2019年略有提高,或達到5000億元。
在中金公司策略王漢鋒團隊看來,諸多跡象表明,中國消費升級與產業升級的趨勢未變,以大消費與服務為代表的“新經濟”跑贏與投資相關的“老經濟”的框架并未動搖,在2020年仍可能繼續深化,疊加5G應用及科技周期的深化,“新經濟”仍可能是結構性機會的重點。展望2020年全年,市場整體流動性可能先緊后松,國際資金、社保等資金、地產資金可能是A股流動性改善的積極因素。
聯訊證券廖宗魁團隊對明年A股走勢更為樂觀,A股市場在2019年歲末年初有望迎來政策密集期,行情或被點燃,2020年上證綜指有望挑戰3700點區域,其上半年行情或更為確定。從業績看,2019年三四季度大概率將是上市公司盈利的底部。2019年上市公司三季報顯示,非銀金融、農林牧漁、國防軍工、計算機、食品飲料等板塊業績增速靠前。
在流動性方面,廖宗魁團隊指出,截至目前,今年以來北上資金凈流入超2000億元,未來長期流入速度還會加快,且A股估值在全球主要股指中處于較低位,外資流入的長趨勢不會改變。據測算,未來5-8年保守估計外資凈流入額將超4萬億元,約占A股流通市值的10%。
國泰君安證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師李少君日前表示,當前市場貨幣周期到信用周期的推進正在逐漸展開,由此所帶來的訂單周期也能夠持續回升,預計未來將拉動盈利周期的持續演進。若盈利周期能夠持續演進,一方面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得到了增厚,更重要的是風險溢價能夠持續回落,從而帶來整個市場的估值回升。
建議關注三大主線
面對2020年可能的市場行情,哪些板塊值得配置?多家券商建議關注科技、消費、地產等領域,券商等金融板塊也有配置機會。
中金公司建議未來3-6個月可關注三大主線:一是食品飲料、醫藥以及部分服務行業,以及受益于偏高食品價格的農業及相關領域;二是受益于5G及應用周期深化、中國科技企業產業鏈重構等兩條主線的科技相關行業;三是在消費板塊中相對落后、估值低、預期低、倉位低但未來有可能積極變化的行業,如家電、汽車等。主題方面,建議關注六大主題組合:產業升級與新“中國制造”、消費升級、高物價主題、二線龍頭組合、5G及應用以及國企改革。
招商證券認為,2020年最強主線依然來自于5G帶來的新科技周期,行業配置層面建議聚焦科技、券商、低估值地產建筑。具體而言,2020年國內利率有望進步一下行,流動性驅動的券商、穩增長的地產建筑、逆周期的醫藥將有不錯的表現;從科技周期和政策周期的角度看,明年的市場風格可能將回歸均衡或偏小盤風格,疊加新技術進步周期,并購有望重新活躍,TMT板塊則將表現較好。
聯訊證券建議,2020年配置上可側重“穩增長鏈條+通脹鏈條+養老端”。具體而言,“穩增長鏈條”可關注高端廚電、汽車、家電、建筑材料等領域;“通脹鏈條”可關注豬和禽類相關產業;“養老端”主要關注投資標的長期價值,醫藥創新、醫療服務等領域長期看好,保險仍具有長期的成長性。
國泰君安證券認為,從風格來看,2020年投資策略的基本結論是成長為主,消費和金融為輔:從成長角度來看,計算機優于通信,通信優于電子;從消費的角度來看,汽車,食品飲料、醫藥比較好。此外,2019年年底到2020年年初,周期類的股票應該會有機會,而這主要看國家的財政政策和基建方面的發力。
23:34 | 尋找第二增長曲線? 火鍋巨頭海底... |
23:34 | 老鋪黃金擬配股融資逾27億港元 80%... |
23:34 | 美的集團與海信集團建立戰略合作 ... |
23:34 | 硅料資產布局再收縮 弘元綠能擬轉... |
23:34 | 廣發銀行堅持服務大局 踐行使命更... |
23:34 | 多家A股養殖公司披露4月份銷售數據... |
23:34 | 2458家A股公司發布2024年度ESG報告... |
23:3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北京監管局... |
23:34 | 防內卷 提升競爭力 | 輪胎產業:突... |
23:33 | 私募證券產品備案量連續兩個月破千... |
23:33 | 年內ETF凈流入額約2500億元 股票型... |
23:33 | 北上廣深同步下調公積金貸款利率 ...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