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郭冀川
醫療裝備作為高新技術領域交叉融合的知識密集型產業,近年來發展迅猛。
近幾個月以來,工信部已多次部署高端醫療裝備補短板。5月9日,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強調,要推動醫療裝備研制和臨床應用緊密結合,推動方艙醫療救治設備工程化攻關;7月24日,工信部黨組書記、部長苗圩調研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時表示,進一步加強創新攻關,會同配套單位共同加強高端醫療裝備和關鍵零部件的研制和供應鏈保障;9月12日,辛國斌表示,工信部將會同多部委加快推進醫療裝備高質量發展,不斷提升醫療裝備性能品質,其中突出點明,要引導醫療機構優先配置創新型醫療裝備。
華夏幸福研究院醫療研究員王瑞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過去國產醫療裝備企業研發投入低,高端醫療裝備市場競爭力不強,一方面是技術上與國外先進企業仍有一定差異,另一方面就是市場開拓難,一些醫院出于技術與穩定性考慮,引入本土醫療裝備的熱情不高。隨著政策扶持力度的不斷加強,尤其是鼓勵醫療機構優先配置,會大大激發行業內公司的研發積極性,打開優質本土高端醫療裝備的市場空間。
渤海證券研報指出,考慮到近年來我國高端醫療裝備技術水平的迅速提升,國產設備在售后服務領域無可比擬的地理優勢,以及醫保控費、按病種付費等措施加持下需求終端性價比權重的加碼,我國部分高端醫療裝備進口替代正由此前概念性的提倡邁入實質性階段,化學發光免疫檢測、內窺鏡及鏡下耗材、大型影像設備都是國產替代浪潮下值得關注的領域。
廣州生物產業聯盟醫療器械專委會高級研究員許佳銳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政策支持和大量高端醫療裝備公司登陸科創板,醫療裝備產業的投資主體變得更加多元化,不止是醫療器械類公司,包括國藥、九州通等大型醫藥企業,阿里、騰訊、百度等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以及美的、格力、海爾等為代表的先進制造業企業,紛紛布局醫療裝備。
“有實力的企業紛紛跨界進入,正在讓醫療裝備行業加速集中化。隨著科創板的推進,高端醫療裝備已逐步成為登陸科創板企業數量較多的細分領域之一,未來在國產替代和醫療機構優先配置的政策支持下,將誕生更多專業化的醫療裝備大型企業。”許佳銳說。
東方財富choice金融終端顯示,截至9月16日,174家科創板上市公司中,18家公司屬于醫療裝備領域,占比10.34%,公司數量僅次于計算機應用和專用設備類公司,其中12家公司涉足手術類高端醫療裝備的研發、生產,6家公司是體外診斷和醫學影像設備公司。
(編輯 李波)
00:06 | 海外業務向好彰顯韌性 浙江鼎力上... |
00:06 | 吉電股份全球最大單體綠氨項目投產 |
00:06 | 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 一汽解放打響... |
00:06 | 宏鑫科技:精益鍛造技術撬動多元增... |
00:06 | 暑期檔迎來“黑馬”影片影視板塊再... |
00:06 | 國產單機游戲迎快速發展期:3A大作... |
00:06 | 人形機器人成資本寵兒 量產及商業... |
00:06 | 離境退稅政策持續優化“中國游”熱... |
00:06 | 智元機器人通用業務部總裁王闖:先... |
00:05 | 上半年保險業保費同比增長5.3% |
00:05 | 期貨私募資管規模創歷史新高 |
00:05 | 純固收類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回調 ...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