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作為公積金政策優化的重點,“一人買房全家幫”這一措施正被全國多個城市推廣。據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超24個城市推出該項措施,以三四線城市為主。
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一人買房全家幫”后續有望擴展至更多城市。與此同時,隨著近期高層多次表態“合理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短期內“一城一策”有望繼續深化。
9月7日,蔚來汽車發布的2022年二季度財報顯示,二季度,公司實現營收102.9億元,同比增長21.8%,創單季新高;研發支出21.5億元,同比增長143.2%,創單季新高。此外,2022年三季度,蔚來交付指引為3.1萬輛至3.3萬輛,為單季度最高交付指引。
今年二季度,我國電動汽車市場呈現良好發展勢頭,根據乘聯會相關數據,今年二季度電動汽車市場滲透率超過20%。中國乘用車產業聯盟理事張秀陽認為,憑借暢銷車型Model3和銷售碳排放額度助力,特斯拉于2020年度首次實現全年盈利。參照特斯拉的發展軌跡,在預期放量車型ET5推出之后,蔚來汽車的盈利預期或將顯著加快。據悉,此前蔚來汽車董事長李斌曾預計,蔚來將于2024年實現盈利
《證券日報》記者獲悉,中證協向各券商發布的《證券公司2022年上半年經營情況分析》顯示(以下簡稱《經營情況分析》),上半年,機構客戶證券交易額占比提升至37.02%;同時,場外衍生品業務成為券商營業收入的重要增長點,截至6月末,證券公司場外金融衍生品存續未了結初始名義本金2.21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9.52%。
隨著機構投資者占比的不斷提升,也為證券行業帶來更加多元化的業務機會。《經營情況分析》顯示,上半年,機構客戶證券交易額占比37.02%,同比提升7.04個百分點,交易機構化趨勢明顯。
【證券時報】
今年上半年,國內新增光伏裝機30.88GW,同比增長137%。今年前六個月的光伏裝機量已超過去年前十個月裝機量之和。7月我國光伏新增裝機量同比增長39%,太陽能電池出口同比增長118.8%,海內外需求共振下行業高景氣延續。
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上半年光伏設備行業實現營收3929億元,實現凈利潤469億元,分別同比增長80%、126%。行業營收和凈利潤均創歷史新高,營收增速為十年來同期新高,凈利潤增速為六年來同期新高。
9月8日,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下稱“乘聯會”)公布8月全國乘用車產銷數據。數據顯示,8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187.1萬輛,同比增長28.9%,是以往10年的最高增速;環比增長2.9%,處于近10年同期歷史次低位水平。
8月,新能源乘用車的零售銷量繼續保持了較高增速,達到52.9萬輛,同比增長111.2%,環比增8.8%。新能源車在國內的零售滲透率已達到28.3%,上年同期提升11個百分點。此外,當月批發銷量突破萬輛的新能源車企已超過16家。
中再集團官網顯示,該集團黨委書記已變更為現任總裁和春雷。證券時報記者了解到,和春雷同時擬任中再集團董事長,該職務尚需經過公司內部治理和監管審批任職資格程序。
和春雷是中再體系內的“老人”。在中再集團境內5家子公司中,除了華泰經紀以外,和春雷在中國大地保險、中再產險、中再壽險、中再資產都有任職履歷。在中再集團內部人士看來,和春雷對集團各項業務都非常熟悉。
【上海證券報】
新一輪增持、回購計劃奔涌而來。6月1日至9月8日,55家A股公司發布增持計劃、69家A股公司發布回購計劃。其中,凱盛科技、北摩高科等公司發布增持計劃后,增持方隨即掏出“真金白銀”實施完畢。
不過,部分公司回購股份用于員工持股計劃,被監管質疑是否變相利益輸送。同時,部分增持方打出了“白條”,在增持計劃即將到期之際仍不見動靜。
上海基金業在為投資人提供專業優質資產管理服務的同時,也在堅持履行社會責任,積極投身公益慈善事業。據上海市基金同業公會統計,目前上海基金業有4家基金公司相繼成立慈善公益基金會,包括上海匯添富公益基金會、上海富國環保公益基金會、東方紅公益基金會、上海睿遠公益基金會。
截至2021年底,上海基金業慈善扶貧金額達5億余元,包括上海基金業致敬白衣天使專項基金、匯添富基金“河流·孩子”公益助學項目等。此外,上海基金業向中國扶貧基金會、真愛夢想基金會、擔當者行動等社會公益組織和各地紅十字會捐款捐物;支持山西汾西縣玉露香梨、“公益中國”優質農產品等消費扶貧;支持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華僑基金會青年發展項目、復旦青年成長發展項目等。
讓普通居民共享經濟發展的成果,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是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近年來,資本市場在擴大直接融資比重、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同時,著重加強投資端建設,改變了過去“重融資,輕投資”的局面。十年來,投資者數量穩步增長,機構投資者占比顯著提升,居民投資渠道和財產性收入來源也因資本市場發展而得到有效拓寬。
業內人士表示,在市場建設不斷推進、機構能力不斷提升、投資者更加理性的趨勢下,資本市場將在提高居民財產性收入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中國證券報】
“目前,重點外資項目總體進展良好,半數前期項目順利轉入在建或投產,超三成在建項目實現投產,六成投產項目實現全部投產。”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玨婷9月8日在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重點外資項目工作專班將動態調整確定新一批重點外資項目清單,推出投資規模大、帶動作用強的先進制造業領域標志性外資項目,加強全流程服務和全方位保障,推動更多外資項目早日落地投產達產。
近期,巴斯夫(廣東)一體化基地項目、沈陽華晨寶馬第三工廠項目等一批重點外資項目陸續投入運營。據商務部統計,今年1-7月,全國合同外資1億美元以上大項目實到外資668.5億美元,同比增長35.0%,占同期實際使用外資比重達53.9%。
骨科脊柱類耗材集采正在迫近。9月7日,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聯合采購辦公室發布《國家組織骨科脊柱類耗材集中帶量采購文件》(簡稱《采購文件》),明確將于9月27日由企業遞交申報材料,并現場開標。
業內人士表示,此次骨科脊柱類耗材集采降價必不可免,但降價幅度或更加溫和。脊柱等領域的龍頭企業有望抓住集采帶來的機遇,實現長期穩健增長。
數據顯示,在普通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型兩類權益基金中,除今年新成立的基金尚處在建倉期內之外,其余權益基金持倉數量基本在14只以上。例如浙商智選食品飲料A、中歐核心消費A和前海開源滬港深聚瑞,二季度末持倉數量均為14只,長信消費精選行業量化A、國都多策略等持倉數量為15只。
與此同時,一些權益基金的持股數量卻高達數百只,甚至近千只。半年報顯示,博時量化多策略A二季度的持股數量高達944只,國海證券量化優選一年持有A的持股數量也高達890只。持股數量超過500只的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共有18只(不同份額合并統計)。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