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從剛剛公布的百強房企前10個月銷售數據來看,當前我國房地產市場總體尚待回暖。據中指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2022年1月份至10月份,百強房企銷售總額為60954.6億元,同比下降43.4%,降幅較上月收窄1.7個百分點。
比較細分月度數據后發現,盡管今年的“金九銀十”顯得成色不足,但在房企多措并舉加快銷售后,10月份,百強房企銷售額環比增長1.6%。
11月1日,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副局長孫成海在進博會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第五屆進博會將有284家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參加企業展,數量超過上屆,回頭率近90%。同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與美在華跨國企業高層舉行圓桌會。會議表示,希望與會企業繼續保持對華投資的熱情,積極融入中國新發展格局,深度參與中國高質量發展進程,為確保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促進全球經濟復蘇作出貢獻。
“目前,中國高技術產業尤其是高技術制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正處于蓬勃發展期,市場空間大,政策扶持力度大,盈利能力強,成為外資來華投資的主要領域。”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長、產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外資企業投資中國高技術產業,有助于強化我國高技術產業鏈供應鏈韌性,推動我國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盡管三季度黃金投資需求明顯收縮,但在消費需求以及央行購金的推動下,全球黃金需求仍強勢回升至疫情前水平。世界黃金協會發布的《全球黃金需求趨勢報告》顯示,2022年三季度全球黃金需求(不含場外交易)同比大增28%至1181噸。
“通脹和避險是支持黃金需求的關鍵因素,基于對沖通脹和避險的需求,黃金實物需求上升。”金磚匯通首席策略分析師趙相賓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證券時報】
港股市場近期迎來了反彈曙光。證券時報記者梳理發現,盡管港股前一陣走勢低迷,但依然有部分基金在逆市大幅增持,個別基金增持幅度達到資產凈值的40%。
部分公募認為,港股目前已處在嚴重超賣區間,距離歷史性底部反彈或已不遠,未來依然看好大科技板塊投資機會。在控制好倉位基礎上尋找獨立成長機會標的、尋找“避風港”式股票是當前的策略重點。
年年雙11,歲歲剁手時。不過包括筆者在內的很多消費者的感受是,最近這幾年的雙11,參與感有了,獲得感卻越來越少,甚至被諸如尾款算法、跨店滿減、定金膨脹、呼朋喚友“砍一刀”等雙11“燒腦游戲”倒逼出了“羞辱感”。
雙11已經從最早的拼手速和網速,變成了年年都有新規則、新玩法、新變化的腦力游戲。但游戲并不是人人愛玩,也并不是人人都有空提前一個月左右預習各種規則。今年雙11,這種情況應該有所改觀,淘寶、天貓、京東等頭部電商平臺均聲稱要開啟近年來折扣力度最大的活動,更多直奔主題。在提升客戶體驗方面,各平臺也推出了一些“討好”之舉。
交易商協會、房地產業協會近日聯合中債增進公司召集21家民營房企召開座談會,明確中債增進公司將繼續加大對民營房企發債的支持力度。對此,業內人士認為,此次支持發債的民企范圍在擴大,后續將有更多的企業通過中債增發債融資,對暢通民營房企的融資渠道將有積極作用,民企融資環境有望持續改善。
11月1日,交易商協會、房地產業協會聯合中債增進公司,召集金輝、新希望地產、德信中國、大華集團、仁恒置業、雅居樂等21家民營房企召開座談會。與會企業表示,座談會明確中債增進公司將繼續加大對民營房企發債的支持力度,目前正在推進10余家房企的增信發債,涉及金額約200億元。
【上海證券報】
進入11月,新基金密集發行。據統計,有79只新基金進入發行期,權益類基金占比超六成。不少明星基金經理上陣,在他們看來,A股市場長期向好趨勢不變,可捕捉明年的結構性機會。
具體來看,11月首周有15只基金進入發行期,第二周新基金發行數量達32只。多家龍頭公司將在11月發行新產品。其中,嘉實基金發行7只,廣發基金發行5只,富國基金、中歐基金、華夏基金等各發行4只。
具體來看,通富微電本次以14.62元/股價格發行股票1.84億股,募集資金總額26.93億元。公司確定發行對象為7人,其中大基金二期獲配售2051.98萬股,獲配售金額近3億元。公司本次的發行對象還有蘇州工業園區產業投資基金(有限合伙)、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諾德基金、艾為電子等。
通富微電表示,本次募資扣除發行費用后,擬全部用于存儲器芯片封裝測試生產線建設項目、高性能計算產品封裝測試產業化項目、5G等新一代通信用產品封裝測試項目、圓片級封裝類產品擴產項目、功率器件封裝測試擴產項目、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貸款。
公私募今年以來調研次數已超10萬次,達到歷史新高。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傅鵬博、朱少醒、鄧曉峰等明星基金經理密集參與上市公司調研,或為調倉換股進行準備。
拉長時間維度看,近兩年機構調研熱度攀升,機構調研多的股票也成為市場關注焦點。機構調研作業值不值得抄?券商分析近10年調研數據發現,機構偏好調研前期漲幅較高的股票;被公募和知名私募調研的股票后續表現更佳。
【中國證券報】
作為A股市場的重要機構投資者、手握20多萬億元資金的險資動向備受市場關注。A股上市公司三季報披露完畢,險資機構的投資路線圖隨之出爐。數據顯示,在已披露三季報的4900多家A股上市公司中,有691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出現了險資身影。
從持倉動向來看,截至第三季度末,157家公司的險資持股數量比第二季度末增加,211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新增險資。獲險資增持較多的公司,既有央企、銀行股等具備高分紅屬性的白馬股,也有制造業等行業高成長性、高景氣度的成長股。業內人士認為,當前股票市場明顯處于大幅低估狀態。如果四季度一些不確定性因素能消除,市場預期得以修復,險資的絕對收益賬戶將出現重要買入時間窗口。
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數據顯示,目前能源保供特別債累計發行規模已突破1000億元。專家表示,進入11月,北方地區陸續進入供暖季,能源需求增加。能源保供特別債的及時發行,將有效解決發電企業負債率高、融資難問題,為迎峰度冬能源保供提供充足資金支持。
能源電力安全保供是經濟社會穩定運行的基礎。受國際能源價格波動、國內電力市場結構性矛盾等因素影響,中央發電企業財務處于緊平衡狀態。此前國務院常務會議在部署穩經濟一攬子政策的接續政策措施中明確,支持中央發電企業等發行2000億元能源保供特別債。
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中國房地產業協會日前聯合中債信用增進公司,召集21家民營房地產企業召開座談會。一家參會企業向中國證券報記者透露,此次座談會明確中債信用增進公司將繼續加大對民營房企發債的支持力度,正在推進十余家房企的增信發債,涉及金額約200億元。
交易商協會數據顯示,8月以來,中債信用增進公司已實施十余單房企增信項目,支持新城控股、美的置業、龍湖拓展、碧桂園、旭輝集團、卓越集團等多家民營房企發債融資83.68億元,累計帶動民營房企發債融資155億元。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