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新
對2025年房地產市場而言,“止跌回穩”仍是重中之重。其中,盤活存量土地將是重要引擎。
近日,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發文規范專項債支持土地儲備。同時,各地亦在加快推進盤活存量土地相關工作。不過,存量土地中不少是權屬復雜、開發成本高的“硬骨頭”。那么,對這些“硬骨頭”該怎么啃呢?
第一,各地需運用好地方專項債券開展土地儲備工作。當前,政策端已經疏通堵點,打開了盤活存量土地的新通道。業內機構預計,2025年土儲專項債的規模有望超過6000億元。
雖然方向既定,各地仍需實施得當。結合相關部門、多地政府發布的相關政策,疊加相關市場主體實操路徑來看,做好專項債支持土地收儲工作,需關注五個方面:一是明確發債資金優先用于處置閑置存量土地,考慮先回購企業無力開發或者不愿繼續開發、尚未動工建設的土地;二是優先選擇成熟度高、操作性強、預期效益顯著、風險低的項目;三是確保資金平衡,注意合理確定收購價格、妥善處理債權債務關系,增加地方政府可調節空間,實現融資和收益平衡;四是嚴格監督管理,專項債券資金由土地儲備機構??顚S?,形成“資金募集—資金使用—資金償還”閉環;五是合理擴大用于土地收儲的專項債發行規模,加快“自審自發”試點地區發債節奏。
據中指研究院監測,截至3月18日,全國各地公示的擬使用專項債收回收購存量閑置土地的總量已近400宗,擬收儲價格合計超570億元。需要注意的是,各地收儲是盤活存量土地的關鍵步驟,接下來不可盲目出讓,要按照市場需求精準投放,通過“收儲—調規—再出讓”,發揮好土地儲備“蓄水池”和投放“調節器”的功能,穩定市場預期。
第二,多方協同聯合開發盤活。引入社會資本,多方合作開發,盤活“沉睡”的土地資源,是市場化破局的關鍵。
比如,閑置土地持有者可以聯合第三方企業、當地政府等多方合作設立項目公司,建立“投資—建設—運營”全鏈條開發模式,通過“企業主導、政府搭臺、多方共進”的再開發模式充分盤活存量閑置土地,實現培育新興產業、補齊民生設施短板等多方面成效。政府要允許土地用途合理轉換,支持國有企業設立土地資產盤活專項基金,與此同時,金融機構匹配專項債券等配套政策也要及時跟進。
當然,對于企業有意愿、市場有需求的項目,相關方可允許其分期辦證、延期支付出讓價款、合理免除企業違約責任等,來緩解企業資金壓力。
第三,促進存量土地交易流轉。存量土地盤活本質上是重塑城市居住、產業以及服務等功能,創造新經濟價值,不同項目處置方式不同。若閑置土地持有企業無力開發,可鼓勵其通過二級市場轉讓給其他市場主體,由受讓方主導完成該地的再開發利用。
各地政府要壓實主體責任,通過搭建交易平臺、支持預告登記和土地“帶押過戶”轉讓等方式加快交易流程,促進交易信息公開,完善相關稅費政策,健全市場監管機制等。推進存量土地盤活,各地還需發揮城市更新建設公司、代建公司、咨詢公司、建設單位等市場主體的專業優勢,在調整容積率、變更土地用途、減免稅費等方面“因城施策”,保障市場主體的合理利潤。
理論上來講,盤活存量閑置土地絕非坦途。但結合當前“嚴控增量,優化存量”的供給端調整政策主流方向來看,盤活存量土地已不再是一道選擇題,而是“穩樓市”以及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必答題。接下來,從中央到地方再到市場主體,各方通力合作,有望答好這道題,提升土地利用率,促進產業升級和城市高質量發展,激發經濟活力。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