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A股納入MSCI的成分股最終敲定。對此,不少奉行價值投資的私募人士表示,A股“入摩”對市場的最大影響在于價值發現,以及A股估值體系和市場偏好向成熟市場的靠攏。換句話說,未來A股股價漲幅將與成長和(89.75-0.28%)估值直接掛鉤,而不是靠簡單炒作熱點。
灃京資本基金經理吳悅風認為,A股“入摩”最重要的是價值發現作用。換句話說,外資在不熟悉的市場往往不會“雨露均沾”,而是在發現某些特定板塊或個股價值后再進行配置,從而帶動更多增量資金入市,例如2016年11月深港通開通后的白馬股行情,一定程度亦能說明。其次,從整體上看,大部分外資偏向長期和絕對價值理念,只要公司價值仍處于合理區間,即使股價已創新高仍會持續性買入,但一旦公司價格偏于其認為的合理區間時,外資會毫不猶豫賣出。因此,“入摩”并不是流動性的提供者或行情推動者,僅是單純的價值發現者。
北京格雷資產副總經理馮立輝表示,A股納入MSCI的最大影響在于,A股的估值體系和市場偏好將向成熟市場靠攏,機構化會持續進行,而成熟市場的“游戲規則”實際是以業績成長與業績確定為中心,即股價漲跌與業績好壞掛鉤,而不是靠簡單的熱點炒作。“很多成熟市場中競爭力最強、成長最確定的公司估值往往是最高的。”他說。
廣發策略戴康亦提到,早在今年4月就開始出現北上資金加速流入A股MSCI標的股票跡象。其中,4月北上資金再度加速流入,且流入MSCI標的股票的比例高達89%,明顯高于去年二季度至四季度平均占比為70%的水平。短期來看,納入MSCI對A股整體影響不大,長期來看,機構投資者占比提高有助于A股長期保持穩定健康發展。
接受采訪的私募人士表示,比起專門發行MSCI主題產品,更傾向于堅持基本面投資選股、偏向MSCI的選股思路。
馮立輝表示,在現有或未來產品中肯定會投MSCI成分股中的一部分標的,不會局限于某個板塊或行業,只看好那些有基本面支撐、具備核心競爭力和成長空間上市企業。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