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在天風證券第3屆私募實盤交易大賽上,星石投資首席執行官楊玲表示,私募行業的發展目前已經進入正軌,但私募之間的競爭也愈發激烈,而競爭的關鍵指標——業績,尤其是長期穩定的業績才是根本,私募不能追求單次冠軍,持續“平庸”才能長青。
持續“平庸”終獲冠軍
私募的發展歷史并不長,短短十幾年整體私募行業規模已超過13萬億元。楊玲表示,私募行業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是灰色私募階段。本世紀初,私募基金并沒有明確被納入法律監管,管理規模也僅有0.4萬億元;第二個階段是陽光私募模式。2007年陽光私募模式被提出,私募可以以投資顧問的身份,與信托計劃合作;第三階段則是合法募集模式。2013年新修訂的基金法將私募納入監管,允許私募以基金管理人的身份發行產品募集資金,行業進一步規范,無論是對投資人還是創業者,吸引力都大大增強。
雖然近些年私募行業發展愈發正規與壯大,私募行業也經歷了諸多洗禮與變遷,不斷有新的私募成立,但也不斷有老牌私募退出歷史舞臺。在楊玲看來,私募機構要想保持基業長青,關鍵指標仍是業績。
對于如何才能在業績方面過關,或許持續“平庸”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楊玲研究了2008年到2018年的整體業績排名前十的權益類基金,她發現這些排名靠前的權益類基金往往有一個“共通點”,其業績年度排名往往都很“平庸”:“它們年度排名在前1/3的年份最多也就是一半,但11年累計下來,整體業績依舊不錯、排名前十。”
因此,楊玲指出,要想業績過關,私募機構首先不能是追求單次冠軍;其次,無論是從策略角度,還是從產品線角度,追趕風口都應慎重。“從策略角度而言,很有可能因為組合過于偏重在風口,導致隔年風格輪動后,來不及調倉而業績波動較大;從產品線角度,某些年份為了適應市場熱點而匆忙推出產品線,可能因為團隊和方法準備不足或不成熟,或遇上黑天鵝,導致損失甚至讓公司業務陷入困頓。”
平衡投資與風控關系
私募機構要想基業長青,單純穩定的業績其實也是不夠的,平衡投資與風控的關系同樣也極為重要。
如何平衡投資與風控,是私募掌門人必須考慮的事情,而不僅僅是合規風控負責人一人之責。“一是提煉最核心的風險點,作為底線去管控。私募基金人力有限、業務專精,有的對規模要求不高,在合規風控的部門機制設置上,不能像大型資管公司那樣崗位制度配備全面。二是核心風險點需要掌門人綜合考慮。核心風險點可能出現在合規、產品設計開發、投資管理多個環節,尤其需要掌門人從公司未來戰略、競爭力塑造方向等更高維度上去把握。三是當合規風控部門與業務部門出現較大沖突時,也需要掌門人去衡量協調。不觸犯法律法規僅僅是底線,公司內控制度應建立在底線之上,因此有很多尺度需要掌門人進一步的把控。”
大部分私募機構的核心團隊人數都并不太多,有的往往更是只有一個靈魂人物,因此私募機構的人才管理是被忽視的或不太被重視的。不過,在楊玲看來,資產管理公司的管理最重要的是人才資產的有效管理。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