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于中美經貿磋商達成共識等利好,近期滬指、創業板指都成功實現了“三連陽”,而本周僅前兩個交易日,創業板已有2.14%的漲幅。分析人士表示,市場情緒相較此前大幅緩解,本周A股將繼續此前升勢。
謹慎情緒緩解
近幾日,A股可謂利好頻傳。中美經貿磋商達成共識;5月21日,中證登公布CDR細則。受上述消息影響,近兩個交易日以來,市場情緒相較此前大幅緩解,本周A股將繼續此前升勢。
中金公司表示,近期市場風險偏好有所抬升,周初滬深兩市全線高開,個股呈現普漲的情況。此外,從宏觀經濟角度看,4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從3月的6.0%跳升至7.0%,明顯高于此前市場的預期6.4%,表明實體經濟增長韌性依舊。在這一背景下,當下時點下的機會仍然大于風險。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認為,中美經貿磋商達成共識對于周初A股的大漲具有相當程度的推動作用。而在距離MSCI納入A股正式生效時間6月1日,僅剩7個交易日的當下,針對“入摩”可能的機會,李大霄表示,本次納入MSCI的234只個股可謂是近期值得投資者挖掘的“金礦”。不過,從選股角度出發,針對不同投資者,投資方法則有所不同。一方面,針對專業投資者,“金礦”中可能蘊含符合超額收益的“金子”。另一方面,針對普通投資者,建議采取指數投資的方式,可能更能把握“入摩”行情可能的機會。
華創證券指出,當前市場整體風險偏好相對2017年有所提升。2018年市場環境對于中小市值公司更為友好。從這一邏輯出發,投資者可重點關注內生增長具備可持續性、估值合理的細分領域龍頭公司機會。此外,國內外重大事件帶來的主題投資機會亦不缺乏,如芯片國產化等。選股上沿技術升級和消費升級兩條主線。技術升級方面,關注擁有自主核心技術或進口替代等方向;消費升級方面關注本土品牌認可度較高領域內具備較深護城河的公司。
昨日,經歷前一日的高走后兩市震蕩較此前有所加劇,相較而言,創業板走勢較為強勁。截至收盤,上證綜指報3214.35點,微漲0.02%,深證成指報10765.81點,創業板則出現了0.73%的漲幅。在盤面的震蕩中,成長類板塊再度“異軍突起”引來市場關注。
“獨角獸”受關注
年初至今,市場中關于“獨角獸”和“新經濟”的討論就未曾停過,期間數度在盤面中掀起行情。22日,“獨角獸”藥明康德再度“一”字漲停,報80.66元/股。至此,該股已連續收獲了11個漲停板,目前仍未開板。
“獨角獸”打新也再度受到投資者關注。本周四,富士康開始申購,當前不少投資者躍躍欲試計劃打新富士康。而透過“獨角獸”IPO在市場中關注度不難發現,今年以來兩個關鍵詞成為了資本市場上的“寵兒”,即“新經濟”和“獨角獸”。
業內人士指出,針對富士康上市后的估值,盡管各方存在分歧,不過按照所屬行業平均估值來看,富士康市值最高將達6000億元,如此將超越A股目前市值最高的科技股海康威視,成為A股第一科技龍頭。從這一邏輯出發,成長類板塊的日后行情勢將再度受到市場聚焦,而其作為板塊龍頭的地位也更將有望撬動起整個成長類板塊的行情。
另一項針對成長類板塊的利好來自于重要的配套規則的落地,也進一步催化了近期成長類板塊的行情。5月21日,中國結算發布《存托憑證登記結算業務細則(公開征求意見稿)》。作為一項重要的配套規則,細則的出爐意味著中國存托憑證(CDR)距離正式落地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對此,國開證券研究部副總經理杜征征認為,CDR相關政策的出臺將給我國資本市場帶來更加積極的變化。而在不修改《證券法》前提下,打破了注冊地在境外公司不能直接在A股上市的限制,縮短了新經濟企業回歸A股的時間,符合發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這四新經濟的宏觀政策導向。
業內人士指出,當前最好的成長類上市企業基本都在美國或香港上市,缺乏好的投資標的,就是此前三六零獲得高溢價以及當下藥明康德等“獨角獸”大熱的原因。市場人士認為,對投資者來說,把新經濟類企業請進來,就是留下了未來經濟最有增長潛力和前景的板塊,這將意味著創造更多的投資機會。
成長與價值的界限并不絕對
高端制造和消費升級可以說是未來一段時間中國最為明確的趨勢。從政策角度來看,2018年多項利好政策的落地,有利于推動高端制造和消費升級行業的發展。從宏觀層面來看,中國人口紅利有望升級為“工程師紅利”,將助推高端制造業發展。從產業角度來看,目前和未來一段時期內,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行業必然成為新時代的主導產業。此外,新興行業依舊具備長期投資價值,隨著國力的不斷強大,產業會不斷升級,未來新興成長行業依舊是具備投資潛力的方向。
隨著A股納入MSCI日程臨近,特別是成長類公司上市和重回A股進程的提速,未來A股市場的“審美”偏好也將進一步與海外市場趨同,向成長股靠攏。而在此前的市場整理中,成長類個股因業績可靠性抵御風險的能力進一步強化。相較此前,市場也更加強調尋找景氣度高、競爭優勢強,且業績可靠性高的細分領域、行業龍頭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自全球市場高位回落以來,成長股的反彈力度大幅優于價值股,尤其是以新興成長股為代表的納斯達克指數近期反彈力度要顯著優于以價值股為代表的道瓊斯指數。而此前高盛曾指出,在美國及全球范圍內,近年來成長股的表現要遠好于價值的表現,這與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的環境是分不開的。高盛數據顯示,在2017年2月,美國的CAI(現行經濟活動指標)數據就已從之前高峰的4.0%下跌到3.4%,而在此期間,羅素1000成長股表現要遠好于價值股表現。而對于未來,高盛預測全球的GDP增長到2020年左右都會保持3.9%的溫和增長,這無疑為成長股的超額表現創造了機會。
分析人士認為,一方面考慮到成長板塊估值相對優勢明顯,另一方面宏觀政策聚焦經濟轉型,新興產業政策也在加碼落地。相對而言,成長板塊更具中長期投資機會。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