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初,星石投資提出人口紅利轉向人才紅利正驅動中國經濟質量改善和結構優化,新經濟將迎來快速發展,從而指導A股投資從價值股轉向價值成長股。站在年中時點,星石投資認為,這些觀點基本得到驗證。盡管資本市場上半年擾動因素增多,波動加大,但這些負面沖擊目前已經得到充分反應,市場底部正在形成。對于下半年的投資策略,星石投資表示將圍繞政策變革、技術創新、模式創新和品牌壟斷四條主線堅守價值成長股。
珍惜“三重筑底”期
上半年市場在內外沖擊的背景下,波動加大,不少價值成長股也遭到了錯殺。但星石投資認為,目前市場已經充分反應了最悲觀的變化。
他們指出,市場對外圍因素的常態化已有了充分認識,情緒面反應已有所鈍化。另外,沖擊經濟總量、引發流動性擔憂的去杠桿進程有所變化。全面去杠桿進入到結構去杠桿,貨幣政策出現了實質性的微調,下半年仍有一定的降準空間,“堵偏門+開正門”的財政政策,未來減稅力度有望加大。“緊信用+寬貨幣+松財政”的政策組合確保經濟平穩運行。
星石投資認為,市場不應沉浸在極度悲觀的情緒中,經濟、政策、估值正“三重筑底”,應該珍惜市場底部區間布局的大好機會。目前A股逐步逼近市場底部,從絕對估值來看,國證A指估值15倍、上證綜指估值12.5倍、滬深300估值11.5倍與過去歷史4次大底的估值水平基本相當(2016年2638點、2013年1849點、2008年1664點、2005年998點)。從估值分布來看,目前全部A股估值中位數是30倍,0-40倍估值的個股占比55%,低估值個股占已經接近甚至超過了過去歷史底部的情況。從市場交易來看也趨近于情緒底,目前市場的換手率也基本接近過去幾次大底。這意味著,現在已經到了令人興奮的“布局黃金期”,優秀的好企業在估值便宜的階段顯得更加彌足珍貴。
新經濟和好企業始終保持擴張
中國經濟L型走勢,進入了存量經濟主導的長期階段,是目前市場的共識。在此背景下,星石投資表示,要尋找長期的投資機會,關注總量數據意義不大,更應該把握好經濟結構調整的長期趨勢——新興產業的持續擴張和優質公司的份額提高不會因為短期擾動而中斷。
盡管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但中國優秀的企業保持持續的研發投入。2013-2017年,上市公司的研發投入規模在迅速擴大,全部上市公司研發支出4年擴大了近2倍,年化復合增速達到了30%,258家上市公司研發支出占營業收入的比重超過10%。在全球研發投入最高的2500家公司中,中國企業有377家上榜;申請PCT國際專利超過100件的中國公司數量,從2016年的26家迅速上升到了2017年的44家。
他們認為,保持持續的專注創新,令中國企業在部分附加值較高的領域,提升了全球競爭力,不僅拿下國內份額,在全球的市場份額不斷提高。
“我們要正視中美在一些科技領域比如芯片技術、精密儀器制造方面的差距,但是我們更相信,未來中國有很多行業和企業將會復制中國智能手機和5G通信之路,從全球的追趕者變成同步者和引領者。類似這樣的企業就是中國扎實的價值成長股。”星石投資提到。
所謂價值成長股,應具備三個特點:代表經濟未來發展方向,具備強勁的驅動因素能夠促使行業或者公司本身保持較高的成長性;估值相對合理,這主要指能夠與未來成長性匹配的估值,通常用PEG來衡量,一般PEG在1附近說明其估值相對合理;強大的股價修復力,這類企業的內在價值以及較高的成長性能夠確保其穿越牛熊,即使在市場調整的過程中遭到錯殺,但是市場企穩或反彈之后能夠迅速進攻。
下半年,星石投資主要通過四條主線繼續堅守價值成長股。其一,受益于政策和制度變革的醫藥生物行業,例如高端仿制藥、創新藥等;其二,受益于技術領先的互聯網、高端制造業和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等;其三,受益于模式創新的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新零售行業等;其四,受益于品牌壟斷的大眾消費品等行業。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