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4個月以來,A股市場核心資產抵御風險的能力凸顯。不過,受國內外不確定性因素影響,A股市場整體表現相對疲弱。隨著上證指數企穩回升,各方面利多因素持續增加,投資者預期趨穩,A股有望進入穩中向好的恢復上漲階段。筆者從六個方面分析當前市場的發展形勢。
一是國內宏觀經濟增速有所回落,總體運行平穩。2018年第三季度國內GDP同比增長6.5%,國內GDP累計同比增長6.7%。近三年來看,國內經濟增速保持在6.7%-6.9%的區間,總體穩步增長態勢持續。
不過,經濟發展中的一些問題值得注意。面對問題,高層強調堅持穩中求進,要求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大改革開放力度,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整體來看,主要經濟指標均保持在合理增長區間,經濟發展中的一些問題也有精準應對措施。國內宏觀經濟中短期增速有所回落,總體仍保持運行平穩態勢。
二是A股投資吸引力上升。在估值層面上,縱向來看,當前上證50指數市盈率為9.51倍,市凈率為1.02倍,處于歷史較低水平附近;橫向來看,美股道瓊斯工業指數和標準普爾500指數、英國富時100指數的市盈率分別為21.71倍、19.28倍和15.4倍,市凈率分別為4.18倍、3.05倍和1.67倍。上證50指數明顯低于世界主要金融指數的估值水平。
從股息回報來看,上證50指數成份股對應整體股息率為3.43%,而美股道瓊斯工業指數、標準普爾500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的成份股對應整體股息率分別為2.25%、1.86%和1.02%。在國內各大類資產回報方面,盡管存在不同的風險收益特征,跨資產類投資需要較強的專業投資和風險承受能力,但各大類資產收益水平的顯著差異也會引導相關資金合理配置需求。由此可見,A股低估藍籌品種估值水平已處于歷史低位附近,且有較高的股息回報,有望成為長線資金關注配置對象。
同時,小、新、差、題材、偽成長等高估值品種仍存在估值向下調整壓力。盡管在市場下跌過程中,高估值品種股價也有大幅下跌,然而高估值品種市盈率多在20倍以上,市凈率多在2倍以上,顯著大于低估值藍籌股的估值水平,且業績下滑速度有超預期的情況,大小非減持壓力仍然存在。
三是多項政策利好穩定股市預期。10月中下旬,各有關部門相繼發聲并出臺措施,紓解金融市場壓力,穩定投資者預期。具體措施包括:允許銀行理財子公司對資本市場進行投資;鼓勵保險資產管理公司設立專項產品化解優質上市公司股票質押流動性風險;央行增加再貸款和再貼現額度1500億元作為部分資本金,引導設立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上市公司股份回購制度修訂完善,包括簡化回購程序,支持回購股份用于股權激勵及員工持股計劃,鼓勵運用其他市場工具為股份回購提供融資等支持;推出并購重組“小額快速”審核機制,按行業實行“分道制”審核,對高新技術行業優先適用等。
四是長期資金積極投資A股。2018年上半年,在A股市場下跌調整過程中,二級市場大小非減持壓力持續,呈現出產業資本凈減持的狀況。7月以來,低估值藍籌股大小非股東增持股票現象增加,高估值股票仍承受著二級市場大小非減持壓力。10月滬深兩市大小非股東凈增持30.38億元,產業資本的凈減持逐步轉變為凈增持。
此外,上市公司股票回購力度增加,9月、10月滬深兩市股票回購總額分別達到126.19億元和129.50億元。產業資本增持和股票回購力量的增加有利于穩定A股市場信心,產業資本持續增持低估值藍籌品種有利于提升其自身投資回報率。對高估值股票而言,大小非股東的拋售壓力將促使公司股價估值水平合理有效反映其基本面狀況。
各地方養老金持續增加委托社保基金的投資規模。保險資金可以財務性和戰略性投資的方式投資優質上市公司,權益類投資規模快速增長。各類外資機構也通過QFII、滬港通和深港通等互聯互通渠道積極投資A股市場。此外,滬倫通機制也有望在年內啟動。可以預見,隨著國內外資金投資A股市場渠道的完善,機構投資者規模將持續增長,投資A股的長期資金也將持續增多。
五是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有序推進。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是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的重要工作安排,也是落實創新驅動和科技強國戰略、推動高質量發展、支持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重大改革舉措。
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并不是簡單的市場擴容。首先,注冊制的試點有嚴格的標準和程序。在受理、審核、注冊、發行、交易等各個環節都會更加注重全面真實的信息披露,更加注重上市公司質量,更加注重投資者權益保護。其次,科創板將在盈利狀況、股權結構等方面作出差異化安排,增強對創新企業的包容性和適應性,然而并不等于降低門檻,放開大批量企業集中上市。第三,在資產、投資經驗、風險承受能力等方面加強科創板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引導投資者理性參與,鼓勵中小投資者通過公募基金等方式參與科創板投資。第四,引入中長期資金,通過新增資金與試點進展同步匹配。第五,通過在科創板的注冊制試點過程中的相關制度和機制安排,有望實現投融資利益平衡、一二級市場平衡、上市公司的新老股東利益平衡,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持續健康發展。
六是指數成分股受到新增資金青睞。若剔除新股因素,當前市值排名在前100的公司,近三年以來總市值增速達到5.89%,大市值股票處于市值增長階段之中。對于當前市值小于50億元市值的公司,近三年以來總市值萎縮幅度達到57.55%,且50億元市值的公司由三年前占A股上市公司總數的20.75%,增加到目前超過53%。中小市值股票股價近三年來大幅下跌。市場呈現強者恒強、弱者愈弱的局面。
作為低估值大市值股票的代表,上證50指數近4個月的振幅為12%,成交額達到2.89億元,其成份股換手率(基于自由流通股本)的中位數達76.48%。外資積極關注低估值藍籌股的投資價值,通過滬股通買入上證50指數成分股市值規模接近2732億元,占其可自由流通市值的6.23%。
大市值股票受關注的另一個現象就是指數化投資興起。近一個月,股票類ETF基金份額凈增長233億份,而今年前十個月,股票類ETF基金份額凈增長規模為511億份。顯然,股票類ETF基金正在受到場外資金大量申購,資金的持續流入有望進一步提升指數成分股的市場估值定位,進而有助于鞏固相關企業的行業龍頭地位。
綜合來看,國內宏觀經濟增速雖然有所回落,但仍保持總體運行平穩,A股投資吸引力顯現,回購新規等各項利好政策陸續推出,各類資金大規模入市,指數成分股受到追捧,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完善將進一步激發經濟活力和創新發展動力。A股底部已經形成,有望進入恢復向好的發展階段。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