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以來A股股指上行動力有所減弱。不少機構認為,雖然第一階段的單邊上漲行情已然過去,后市較為安全的配置窗口需進一步等待,但行情有望進入第二階段,“紅五月”依舊可期。
行情未終結
恰逢“五一”假期,上周只有兩個交易日。滬指在“六連陰”后暫時止住跌勢,但調整陰霾仍然存在。4月滬指月跌0.40%,指數方面回到了一個月前的位置。
不過從各指數間強弱對比來看,藍籌板塊表現出一定抗跌屬性,上周上證50出現1.81%的漲幅,同期創業板指則出現2.05%的跌幅。從風格演繹上看,4月代表價值風格的上證50指數和代表成長風格的創業板指走勢出現明顯分化。而從形態來看,短期均較難突破,從這一角度出發,指數震蕩整理積蓄動能的需求或延續。
那么在兩市持續回落過后,此波反彈是否就此終結?
分析人士表示,近期兩市調整的確反映投資者情緒朝謹慎方向發展。不過,后期積極因素有望繼續形成合力,不少機構認為,5月A股有望再現加倉機會。
外圍市場的強勢表現也為A股提供利好。“五一”假期,受益于美國4月失業率創49年新低以及貨幣政策“鴿”意漸濃,美股標普500指數創出歷史新高。5月3日,港股恒生指數上漲0.46%,報30081.55點,重上三萬點大關。
機構看好“紅五月”
客觀而言,在當下市場環境中做多氣氛較難出現實質性恢復,因而盤面震蕩實屬正常。對不少投資者而言,4月行情調整意味著第一階段單邊上漲行情已結束。不少老股民一定知道“五窮六絕七翻身”的股諺,那么“紅五月”概率會有多少?
海通證券認為,牛市第一階段回撤結束,進入第二階段上漲需要基本面數據支撐。拉長時間看,滬指自2440點以來牛市的長期邏輯并未發生改變,即牛熊時空周期進入第六輪牛市、經濟轉型和產業結構升級推動企業利潤最終見底回升、國內外資產配置偏向A股。
中金公司表示,在政策基調微調、市場估值明顯修復背景下,未來市場漲幅會趨緩。但考慮到整體估值仍不貴、盈利預期可能還會有所恢復,投資者對市場前景不宜過度悲觀,結構性機會依然存在,可逢低吸納能反映消費升級與產業升級趨勢的質優龍頭。
中信證券指出,經過第一輪上漲,A股整體估值水平已從低位修復至均值附近。與風險偏好回升,資金快速流入驅動A股估值修復的第一輪快速普漲不同,第二輪上漲空間受盈利預期改善幅度和增量資金規模限制。預計第二輪上漲持續時間更長,但上漲節奏或明顯放慢。
申萬宏源證券認為,前期過度樂觀的投資者需要對預期重新定位,因而短期市場仍需等待。但從該機構對當前市場回調驅動力和后續變化的梳理來看,5月基本面驗證是穩定人心的關鍵,而市場對流動性的悲觀預期可能在5月有所修復。
布局“可為期”
以往經驗顯示,只要主要指數短期下行空間不大,各路資金仍會逢低布局。
A股增量資金前三大來源分別是外資、回購、保險。中金公司表示,短期海外資金流入節奏可能趨緩,甚至不排除階段性流出。不過,MSCI提高A股納入因子在即,首批從5%提高到10%將在5月底生效。估算被動資金占比可能在20%左右,也就是說本次將有約40億美元的資金將在5月底左右進入市場。
中信證券認為,基本面與政策預期再平衡下,預計5月中旬宏觀數據公布前后,A股將迎來布局第二輪上漲風險收益比最優的買點。在增量資金偏好影響下,風格更偏價值,外資偏好的品種可持續關注。
從配置方向上看,針對即將拉開帷幕的5月行情,申萬宏源證券認為,投資者不應急于轉向純防御配置,當前的重點是布局即將到來的“可為期”。推薦堅守消費底倉+成長和國企改革上尋找彈性的組合。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 |
23:4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上市公... |
23:49 | 童顏針變強心針 江蘇吳中業績創近5... |
23:48 | 5月份券商金股漸次登場 科技、消費... |
23:48 | 首只險資私募證券基金重倉股揭曉 ... |
23:48 | 4月份私募機構調研熱度攀升 電子與... |
23:48 | 衍生品工具創新不斷 期貨市場持續... |
23:48 | 今年以來多地清退失聯、空殼小貸機... |
23:48 | 外骨骼機器人“出圈” 上市公司助... |
23:48 | 記者觀察 | A股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總... |
23:48 | A股上市公司2024年“成績單”出爐...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