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近年末,科創板進展受關注。
“全力推動科創板改革和注冊制試點盡快落地。按照‘高標準、快推進、穩起步、強功能、控風險、漸完善’的工作思路,加快制定業務規則和配套制度,努力建設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科創板市場,推動注冊制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樣本。”12月25日,上交所確立2019年首要工作。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目前市場廣泛認為,科創板和注冊制試點在明年兩會前大概率落地,相關方案細則現已進入“精加工”階段,可能于明年1月發布。
場外的準備工作,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初步獲悉,截至目前,隨著各地企業摸底工作相繼完成,“儲備力量”已有千家左右。
推動科創板和注冊制落地
不難發現,上交所首要工作與上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及證監會發布的明年工作重點一脈相承。
12月24日,證監會表示,將“確保在上交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盡快落地,統籌推進發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退市、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等基礎制度改革,更好服務科技創新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據業內人士分析,除列入第一項重點工作外,從“確保”二字也能窺見證監會對科創板和注冊制試點盡快落地的重視、執行力度。
市場最關心的科創板企業上市條件和標準,此前已傳出參考成熟市場,或按照不同市值設置“六檔”指標:
估值10億元以上,連續兩年盈利,兩年累計扣非凈利潤5000萬元;
估值10億元以上,連續一年盈利,一年累計扣非凈利潤1億元;
估值15億元以上,收入2億,三年研發投入占比10%;
估值20億元以上,收入3億,經營性現金流超過1億元;估值30億元以上,收入3億;
估值40億元以上,產品空間大,知名機構投資者入股。
“以市值定檔,是因為相對于凈利潤來說,市值更能客觀反映一級市場公允定價,是更好的上市評價標準。”12月26日,有券商投行高管表示,此前,券商等機構在就科創板制度設計反饋意見時,就提出科創板應該對高科技創新企業設置的業績門檻比創業板靈活一些。
此外,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制度,特別是個人投資者參與門檻,以及T+0、不設置漲停板限制等交易制度,據悉也在進一步討論中。
“高標準、快推進、穩起步、強功能、控風險、漸完善”,這是今年12月初,上交所在會員理事座談會上提到的工作思路。
當日,參會會員發表觀點指出,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應以市場化為導向,以平穩試點為目標。
在制度設計過程中,應始終遵循市場化原則,統籌考慮發行上市、持續監管、交易機制、退市和減持等關鍵制度;加大創新試點力度,實行標準更加公開、程序更加透明、責任更加明確,發行承銷定價約束更加有效的發行上市和注冊審核;跳出行業看市場,充分考慮我國市場的實際情況,立足服務國家經濟轉型、立足平衡各方參與者權益、立足對標境外市場競爭力,小步快跑前進,不重規模重質量。
“可復制可推廣”典型樣本
12月初的會員理事座談會上,上交所已確立抓住有利時機發揮增量改革后發優勢,種好科創板這塊資本市場“試驗田”的目標。
而此次在明年工作部署中有關于科創板和注冊制試點的表述,上交所有兩大新提法:一是推動科創板改革,不只是“設立”這么簡單,延伸出深層的使命和責任;另一個是推動注冊制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樣本。
“‘可復制可推廣’是首次提出,達到這個目標的前提自然是能夠得到市場普遍認可”,12月26日,上海一位公募基金投資總監認為,目前我國實行IPO核準制,注冊制雖然醞釀多年,2015年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但由于種種現實原因未能推行,成熟注冊制的推出是資本市場市場化、成熟化的表現。
12月26日,東北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分析說,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加快經濟體制改革中,大段提到“資本市場在金融運行中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要通過深化改革,打造一個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完善交易制度,引導更多中長期資金進入,推動在上交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盡快落地”。
“把資本市場改革歸入到體制改革的范疇,表明它的長期性與持續性,提高了一個優先級,并提出五點改革的方向原則,具體到市場各個方面,包括在融資端,企業要更高的質量,交易環節要完善制度,投資端要引導更多中長期資金進入。資本市場改革將是未來改革的重頭戲之一。”付立春提出,“資本市場增量改革主要體現在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已明確要求盡快落地,科創板有望成為推動現有資本市場存量升級的主要動力。”
從上交所部署的明年第二項工作中,也能發現科創板的“改革”痕跡:“加強市場風險預警體系建設。建設與科創板相適應的分析監測指標體系。完善投資者交易行為評價體系,構建行業、財務及估值定價分析框架,堅定不移打好防范風險攻堅戰”。
業內普遍預計,科創板對標納斯達克和聯交所。而納斯達克股票市場有多個層次和IPO標準,科創板若想參照,前提就得有一套行業、財務及估值的定價分析框架,和分析監測,預警風險的指標體系。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