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所綜合研究所近期發布研究報告《粵港澳大灣區有效資本形成研究》。報告建議,粵港澳大灣區應通過市場化資本形成模式,拓寬資本形成渠道,提高資本形成效率,以加速科技創新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交易所對灣區崛起
發揮核心關鍵作用
報告認為,經濟發達地區的一個共同基本特征,就是充分利用以交易所為核心的強大資本市場,通過集聚金融資源,促進資本形成,推動區域經濟增長。
從境外看,交易所對灣區整體崛起發揮核心關鍵作用。在美國,紐約、舊金山等地崛起、發展的每一個階段,交易所都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東京,依托東交所的資本形成能力,東京周邊聚集了50多家世界500強企業。
在粵港澳大灣區,深交所與港交所由深港通貫通南北,匯聚了一大批金融證券經營服務機構、大型企業。粵港澳三地上市公司超過1800家,涌現出一大批先進制造業和科技創新企業。
深交所綜合研究所所長何基報表示,交易所市場在推動珠三角區域經濟增長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通過價格發現、資源配置、法人治理等制度機制,交易所市場推動三公原則、規則意識、契約精神在廣東落地生根,迸發出蓬勃的市場活力。一方面,圍繞深交所這一金融基礎設施,匯聚成一個由股權投融資、證券承銷、證券交易、第三方服務等組成的創新資本生態體系,產生巨大輻射效應,有效促進資本積累。另一方面,交易所有力推動了珠三角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2月,廣東9城在深市A股上市公司共457家,占深市A股上市公司的22%,占廣東省A股上市公司的78%。珠三角深市上市公司呈現科技創新企業占主體、研發能力強、經濟效益領先、社會貢獻大等群體性特征。
六大措施提升
灣區資本有效性
粵港澳大灣區的整體格局可歸納為“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四個核心城市”。這一格局既是大灣區發展的特點和優勢,也給大灣區有效資本形成帶來挑戰。
報告認為,對比其他三大灣區,一方面,粵港澳大灣區在基礎設施建設、經濟規模總量、產業發展基礎、地理位置等方面具有一定優勢,特別是近年廣東作為改革開放最前沿,經濟活力旺盛,保持了較快的增長速度,形成了旺盛的投融資需求,應該說,粵港澳大灣區具備了打造世界一流灣區的條件。另一方面,與其他三大灣區相比,粵港澳大灣區近年資本形成效率有所下降,還存在儲蓄基礎薄弱、資本生態多樣性不足、產業同質化競爭,以及資本形成渠道不豐富、市場化程度偏低、形成成本較高、制度適應效率較低等問題,粵港澳大灣區資本形成的有效性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對此,報告建議,粵港澳大灣區致力于打造創新之灣、聯通之灣、高端制造之灣、開放之灣、宜居之灣,在灣區規劃和建設發展過程中將產生更加廣泛的資本需求,應進一步提高粵港澳大灣區的資本積累能力,構建資本形成的良性機制,提高資本配置效率。
具體措施方面,第一,探索設立粵港澳金融改革試驗區,進行金融領域市場化、國際化探索,發揮市場在金融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轉變粵港澳大灣區資本形成模式。第二,成立大灣區金融發展協調辦公室,協調貨幣政策,統籌金融發展和監管,推動金融市場化及人民幣國際化。第三,實施凝聚政策,設立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基金、凝聚力基金等,縮小地區差距,加強產業協調,推進區域一體化。第四,降低對港澳機構的行業準入門檻,放寬對港澳金融機構在企業注冊、股份比例、經營范圍和資質認定等方面的限制,拓寬粵港澳大灣區資本形成的渠道。第五,發揮深交所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推動創業板改革,優化深交所多層次市場體系,提升對新經濟企業的包容度,提高粵港澳大灣區創新資本配置效率。第六,以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建設為契機,創新深、港兩個交易所的合作機制,推動深港金融市場合作創新,提升兩個交易所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23:46 | 南京化纖重大資產重組草案出爐 主... |
23:46 | 杰克股份:全力推進智能高端產品研... |
23:46 | 風范股份錨定海外市場 多元化布局... |
23:46 | 閏土股份穩固業務基本盤 不斷強化... |
23:46 | 政策持續落地企業加碼研發 腦機接... |
23:46 | 推進國際化戰略 沃爾核材擬赴港上... |
23:46 | 小羽毛撬動大市場:羽毛球產業如何... |
23:46 | 打好“三張牌” 促羽毛球產業健康... |
23:46 | 房企債務處置進程提速 行業邁向發... |
23:46 | 佰仁醫療董事長金磊:堅持原研創新... |
23:40 | 一季度41家財險公司車均保費環比下... |
23:40 | 多家金融機構落實監管要求披露助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