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歆
2020年全國兩會已經勝利閉幕,資本市場成為代表委員們慷慨建言的熱點之一。5月29日晚,上交所表示,始終傾聽每一個聲音、記錄每一個建議,并將努力使之成為推動上交所深化改革工作的動力與基石。上交所同時表示,將以問題為導向,從優化科創板“資本供給”和“制度供給”入手推動下一步工作。此外,上交所已經邁入“科創板審核2.0”階段,將注冊制改革不斷推向深入。
對于代表委員提出的“加快衛星互聯網發展,鼓勵商業航天企業科創板上市”、“科創板開局良好,但對照設定的改革目標,還有不小差距”,上交所表示,承載以衛星互聯網、商業航天企業為代表的高科技與制造業深度融合企業登陸資本市場,是科創板設立之初即承擔的時代使命。
截至2020年5月27日,上交所已受理304家企業提交科創板發行上市申請,除已完成審核的企業外,仍在審核中的企業110家。受理企業整體呈現出不少鮮明的特點。產業行業聚集度較高。現有受理企業高度集中于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占34%,生物醫藥產業占21%,高端裝備產業占19%,新材料產業占11%,節能環保產業占7%,其他科創產業占8%。上市標準選擇多元化。
至今年7月22日,科創板完整運行將滿一年。從制度變革到效率變革,科創板的開局基本符合預期。首先是公司價值得到了應有體現。目前共有105家企業掛牌上市,總市值超過1.5萬億元。其次是基礎制度改革得到了檢驗。統籌推進發行、上市、交易、退市各方面的制度改革,在將選擇權交給市場的過程中,通過制度約束推動市場形成誠信的均衡機制和博弈機制。
上交所表示,將以問題為導向,從優化“資本供給”和“制度供給”入手推動下一步工作。“資本供給”方面,上交所將構建更為高效的并購重組和再融資制度,針對科技創新企業的發展需求,做出市場化和便利性安排;研究推出鼓勵吸引長期投資者的制度,為市場提供更多長期增量資金,穩定投資者預期、熨平股價過度波動帶來的市場損傷;完善股份減持制度,平衡好大股東正常股份轉讓權利和其他投資者交易權利背后的利益需求,滿足創新資本退出需求和為股份減持引入增量資金。
“制度供給”方面,上交所將制定更有針對性的信息披露政策,在更強調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監管理念的同時,在量化指標、披露時點和披露方式等方面做出更有包容性的制度安排;加大股權激勵制度的適應性,大幅提升科創公司對人才的吸引力;適時推出做市商制度、研究引入單次T+0交易,保證市場的流動性,從而保證價格發現功能的正常實現。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國證監會的指導支持下,上交所已經邁入“科創板審核2.0”階段,將注冊制改革不斷推向深入。
“科創板審核2.0”的核心是“一個不變”和“四個變化”,即堅持以信息披露為核心不變,讓審核問詢“更精準、更高效、更務實、更協同”。上交所對科創板定位的把握,將著重圍繞發行人是否符合科創屬性評價指標體系來問詢,進一步降低發行上市信息披露成本、提高發行上市審核效率。上述相關制度的安排,有助于鼓勵推動一批標桿型、引領性企業登陸科創板,促進科創板規模效應和集聚效應加速形成。
對于代表委員提出的“注冊制將發行定價交給市場,使得優質企業能夠提升融資效率,將資本市場的價值發現功能放大,實現市場優勝劣汰”“注冊制有3個原則必須堅持:尊重注冊制的基本內涵,借鑒國際最佳實踐,體現中國特色和發展階段特征”,上交所表示,將協同市場各方堅持貫徹注冊制的基本內涵,堅持以信息披露為核心,使發行人在符合基本發行條件的基礎上,更加注重以投資者需求為導向,真實準確完整地披露信息;投資者根據發行人披露的信息審慎做出投資決策,形成合理價格,從而更有效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在審核端,一是精簡優化發行上市條件,轉化為嚴格的信息披露要求。設置多元包容的上市條件,避免發行上市的“口袋規則”,以疏通科創企業的資本市場入口。二是以信息披露為核心,嚴把審核質量關。建立適應科創板試點注冊制的信息披露規則體系,從合規性和有效性雙重目標開展信息披露審核,采取以公開化問詢和現場督導相結合的審核方式,督促發行人真實、準確、完整地披露信息。三是堅持公開透明、可預期審核。審核標準公開:科創板開板以來已公布審核標準32項,積極推進審核標準的統一化、公開化。審核內容公開:發行上市審核問詢及發行人、中介機構的回復全部在交易所官方網站及時公開。審核過程公開:企業受理情況、各輪問詢、中止與否、上市委會議、提交注冊等各項過程全部公開。審核結果公開:上市委審議結果、注冊生效及審核未通過理由等均予以公開。四是歸位盡責,壓嚴壓實中介責任。在信息披露責任上,更加突出發行人是信息披露的第一責任人,保薦人、證券服務機構對發行人的信息披露進行嚴格把關。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