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曉璐
近年來,以注冊制改革為龍頭的資本市場深改持續推進,市場生態不斷優化,投融資兩端主體活力迸發。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截至4月9日,年內IPO和再融資金額達4157.48億元,同比增長17.44%,另外,北向資金凈流入規模和權益類基金規模不斷增長。
市場人士認為,資本市場生態的不斷優化提升了市場各方信心。在運行平穩的背景下,資本市場幫助更多企業實現了融資,中長期資金亦不斷入市,資本市場投融資兩端的“活力值”均持續提升。
投融資端活力迸發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4月9日,A股上市公司達4248家,其中,今年以來有114家公司登陸A股,較去年同期增長103.57%,首發募集資金合計821.89億元,同比增長0.26%。從上市板塊來看,這114家IPO公司中,科創板和創業板上市公司合計79家,占比69.3%,IPO募資合計564.71億元,占比68.71%。同期,滬深兩市再融資規模達3335.59億元,同比增長22.61%。綜合來看,年內IPO和再融資金額合計4157.48億元,同比增長17.44%。
“在IPO門檻優化、審批流程簡化、審核效率提升等利好因素的推動下,去年下半年以來,一級市場上IPO公司數目和募集資金規模快速增長。隨著科技創新型企業的發展潛力不斷提升,具備良好成長性的中小型企業有望獲得更多資本青睞。資本市場注冊制改革深化有助于優質企業展開股權融資,提升直接融資比例,進而推動整個高科技產業長期向好。”粵開證券研究院負責人康崇利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普華永道預計,2021年A股IPO企業數量將達430家至490家,融資規模為4500億元至4800億元,或將再創近10年新高。
從投資者角度來看,證券市場投資者數量不斷增長,機構投資者持股占比亦不斷提升。據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證券市場投資者數量達1.84億,同比增長12.62%。另外,據Wind資訊統計,截至4月9日,年內北向資金累計凈流入945.66億元;權益類基金發行規模達7857.1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34.03%。
“北向資金持續凈流入,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規模快速擴張,保障了市場充足的流動性。”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康崇利表示,伴隨著深改的推進,資本市場市場化、國際化程度不斷加深,監管制度不斷完善,有效提升上市公司的信披質量,降低了系統性風險,保護了投資者利益。從中長期來看,資本市場的規范化發展,將會提升投資者信心,吸引國內外投資者參與。
持續推進投融資端建設
4月8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第五十次會議提出,要堅持“建制度、不干預、零容忍”,繼續加強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更好保護投資者利益,促進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繼續加強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就要繼續做好資本市場投融資端建設。”陳靂表示,從投資方面來看,一方面要引入像社保基金、合格的境外投資者之類的長線資金,引導正確的價值投資理念,減少市場非理性波動,另一方面,在越來越多投資者通過基金進行理財,市場投資“機構化”的背景下,要加強對機構投資者的培訓力度,加強投研端的建設,重視價值投資,保障投資者資金安全。
從融資層面來看,陳靂表示,一方面要繼續穩步推進注冊制,提高上市效率,幫助更多企業獲得直接融資;另一方面,不斷優化完善再融資規則,加強金融對企業的支持力度,企業可以通過直接融資重組并購,對上下游企業的資源整合,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最終形成規模效應,降低企業成本,提升產品質量,實現企業的高質量發展。
“‘建制度’是建設良好資本市場生態的前提,對于規范市場秩序、提升投資者信心有重要意義,也是釋放資本市場活力的重要保障。”康崇利認為,從融資的角度來看,應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對實體經濟的支持作用,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進而改善企業的融資環境。從投資的角度看,當前仍需推進權益類公募基金的發展,鼓勵居民儲蓄向投資轉化。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