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允許看,但要堅決地試”到“打造一個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我國資本市場通過短短30年改革發展,走過了發達國家市場的百年之路。1990年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設立,成為中國資本市場建立運行的起點,向世界展現了中國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的決心和魄力。我國金融現代化的進程也由此開啟。
1990年,我國改革開放面臨復雜的國際國內環境。1990年11月26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大會召開。當年12月1日,深圳證券交易所試營業;12月19日,黃浦江畔響起開市鑼,上交所正式開業。1990年,成為中國資本市場紀年的開端。
成立初期,滬深交易所只有主板市場。上交所最初有8只股票上市交易(俗稱“老八股”),深交所有5只股票上市交易(俗稱“老五股”)。1992年4月,國務院決定僅在上海、深圳兩地開設股票交易所,暫不再批設新點,其他地區具備上市條件的股份制企業可到滬、深市場異地交易。此后,地方各類股權交易中心經歷清理整頓,滬深交易所逐步轉變為全國性市場。
1993年,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明確,股份制成為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解決方案選項之一,交易所當時主要服務于經嚴格審批的國企改制上市。1997年,黨的十五大明確“股份制是現代企業的一種資本組織形式,資本主義可以用,社會主義也可以用”,摘掉了資本市場“試點”的帽子,交易所在經濟改革和體制轉軌過程中獲得了更大的發展空間。2003年,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明確“使股份制成為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
伴隨著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國有企業改制上市進程加快,滬深交易所市場加速發展壯大。2004年“國九條”發布后,股權分置改革、證券公司綜合治理、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等一系列重大改革加快推進。
2006年至2007年,涵蓋金融、能源、有色、鋼鐵等重點行業,關系國計民生的一大批大型企業登陸滬深交易所市場,市場規模顯著擴大,上市公司整體結構明顯改善,股票市場對國民經濟的表征度顯著提升。
此后,資本市場基礎性制度改革不斷向縱深推進,滬深交易所市場從以主板為絕對主體的市場,逐步建設成為涵蓋多個板塊層次的股權市場。
2004年,深交所設立中小企業板,為中小企業進入資本市場開辟了重要通道,也為創業板的推出奠定了基礎;2009年,“十年磨一劍”的創業板市場鳴鑼開市,在服務創新創業型企業、服務國家自主創新、促進創投行業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2019年,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重大改革落地實施,對高技術產業和重大新興產業形成有力支撐,推動質量、效率、動力變革;2020年,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順利實施,注冊制改革貫通存量市場;今年4月,為優化深交所板塊結構,更好滿足企業融資需求,深交所主板與中小板合并。
上交所理事長黃紅元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上交所的建立扎根于我國改革開放的時代背景,發展立足于國家改革開放的發展大局,壯大服務于資本市場改革開放的戰略部署。上交所因改革開放而生、因改革開放而興,是改革開放的重要成果。
深交所在回顧自身30年發展歷程時提出,深交所始終堅持服務國家戰略全局和實體經濟發展,堅持服務創新驅動和經濟結構調整,堅持市場化、法治化方向,堅持高水平雙向開放,堅持科技引領、堅定不移走自主研發的技術發展道路。
持續探索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和國家戰略實施的滬深交易所,通過30年發展,實現了市場規模、結構、功能的巨大變化。滬深交易所從僅有股票交易的單一市場,發展成為產品線涵蓋股票、債券、基金、衍生品的綜合性市場;從僅可對內服務的封閉市場,發展成為可以推動市場化配置境內外兩種資源的開放市場。
截至2020年末,滬深兩市上市公司合計4154家。其中,主板2053家,中小板994家(已與深主板合并),創業板892家,科創板215家。交易所股票市場為實體企業累計融資超過15.14萬億元,為實體經濟發展壯大提供了有力支持。目前,滬深兩市A股市值已突破80萬億元。
人民銀行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末,我國直接融資存量達81.1萬億元,約占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的29%。
過往30年,滬深交易所市場不斷發展壯大,市場層次不斷豐富,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持續增強,在完善公司治理、促進直接融資及市場化資源配置、加強金融體系抗風險能力、豐富居民財富配置渠道等方面,發揮了突出作用。
黨的十八大以來,資本市場在推進新舊動能轉換、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過程中被賦予了更重要的使命,全社會對資本市場地位、作用的認識也在不斷提升。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描繪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藍圖,對發展資本市場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三十而立”的滬深交易所市場,正承擔起更好發揮交易所在促進科技、資本和實體經濟高水平循環方面樞紐作用的重任,以銳意進取的精神、嚴謹務實的工作,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貢獻資本市場的力量。
10:33 | 業內首只!摩根中證A500增強策略ET... |
10:30 | 華神科技:子公司擬以2億元出售參... |
10:29 | 華虹公司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18.6... |
10:28 | 遠東股份斬獲線纜合同大訂單 機器... |
08:29 | 天地在線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 |
23:34 | 尋找第二增長曲線? 火鍋巨頭海底... |
23:34 | 老鋪黃金擬配股融資逾27億港元 80%... |
23:34 | 美的集團與海信集團建立戰略合作 ... |
23:34 | 硅料資產布局再收縮 弘元綠能擬轉... |
23:34 | 廣發銀行堅持服務大局 踐行使命更... |
23:34 | 多家A股養殖公司披露4月份銷售數據... |
23:34 | 2458家A股公司發布2024年度ESG報告...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