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公募基金2019年年報陸續披露,其隱形重倉股也浮出水面,科技股頻頻上榜,部分個股對相關基金的一季度業績貢獻顯著。雖然近期A股調整幅度較大,但站在當前時點,基金經理對A股中長期走勢保持樂觀,消費、科技仍是關注焦點,短期則看好內需板塊投資機會。
科技股頻頻現身
有公募基金經理表示,在季末時點,有些基金經理會調整重倉股中部分個股的持有數量,因此季報披露的前十大重倉股名單常常是經過微調的,換而言之,有些重倉股是隱形的。不過,隨著年報披露窗口期到來,相關基金將在年報中披露旗下所有個股的持倉情況,這些隱形重倉股也浮出水面。
具體來看,已披露2019年年報的主動股票型基金持有科技股數量較多。例如,廣發滬港深新起點持有信義光能、中芯國際、長信科技,廣發多元新興持有長電科技、億緯鋰能、贏合科技、山大華特、北方華創,萬家消費成長持有先導智能、銳科激光、贛鋒鋰業、恩捷股份等等。在混合型基金中,持股市值較大的隱形重倉股中也多有科技股的身影。例如,興全合宜A持有通威股份、匯川技術,興全趨勢投資持有鼎龍股份、隆基股份、海信視像,廣發小盤成長持有長電科技、中國長城、博創科技、華天科技等。
在業績表現靠前的基金中,部分隱形重倉股表現突出,為基金凈值貢獻了不少漲幅。今年一季度表現亮眼的主動偏股型基金萬家經濟新動能混合,從其年報披露的情況看,該基金合計持有12只股票,隱形重倉股包括山石網科和中微公司。從股價走勢來看,3月30日,中微公司今年以來漲幅達48.06%。此外,2019年主動偏股基金業績冠軍廣發雙擎升級在2019年年底合計持有30只股票,隱形重倉股包括中國長城、山大華特、通富微電、電連技術、博創科技、長川科技、科創新源、深信服、金山辦公、浙商銀行等20只個股。其中,金山辦公、深信服、博創科技、通富微電等個股今年以來表現突出。
短期關注內需板塊機會
經歷了近期的市場調整,無論是基金重倉股還是隱形重倉股,不少個股都出現了較大回撤。站在當前時點,基金經理對A股中長期走勢保持樂觀,繼續看好后期科技股的表現,同時關注內需板塊投資機會。
國壽安保認為,國內政策后續有望逐漸落地,對市場整體利好。由于目前疫情等因素的尾部風險仍在,后續市場邏輯最終會回歸基本面。預計本周市場仍將延續偏強的格局,但整體大趨勢還是寬幅震蕩。其主要支撐動力有三:一是政策落地后投資者對國內經濟和市場的擔憂進一步減退;二是外圍市場階段性風險有所釋放,后續對國內影響會減弱;三是尾部風險較大幅度緩解,美元指數沖高回落,新興市場流動性風險緩解,A股受資本流出的沖擊有所弱化。不過,海外疫情仍在加速上升期,并未出現明顯拐點信號。不排除在疫情達到某一階段后,事件性因素還會再次沖擊市場,對情緒形成打擊,進而壓制A股市場的反彈力度。
投資方向上,國壽安保基金建議聚焦內需板塊,尤其是新老基建、可選消費,短期機會也會出現在一季報相對較好的一些子行業。主要推薦醫藥生物、汽車整車、家電、建材、鋼鐵、計算機、軍工、5G產業鏈、造紙、超市等行業。
泓德基金投研總監王克玉表示,當前A股的投資價值顯著,未來投資依然圍繞中國優勢產業和優秀上市公司這兩個維度進行布局,會在高端制造、TMT、醫藥和醫療器械、必須消費品方向進行重點投資。
博時基金首席宏觀策略分析師魏鳳春表示,目前A股估值水平較低,大盤藍籌風格估值略有提升,北向資金開始回流。外圍流動性沖擊擔憂消退,國內政策積極性提升。結構上相對偏向逆周期和內需刺激板塊,看好食品飲料、農林牧漁、汽車、建筑、房地產和電力設備等行業。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