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截至3月31日,214家A股公司披露一季度業績預告。其中,預喜企業為110家,占比達52%。“宅經濟”崛起,醫藥、必選消費品需求擴大以及資產處置等成為業績增長主要動力。一季度業績欠佳企業達101家,占比達47%,上下游產業鏈復工復產延遲、物流不暢等成為拖累業績的重要因素。另有3家公司業績不確定。
36家公司凈利翻倍
根據Wind數據,在上述預喜的110家公司中,59家公司預增,31家公司略增,11家續盈,9家扭虧。從凈利潤增幅下限看,36家公司預計凈利潤翻倍,22家公司預計凈利潤增幅超過50%。從業績增速居前的公司看,受疫情影響較小、積極處置資產、產品需求增長、原材料價格回落等成為業績大幅增長的重要因素。
精研科技受益于業務規模擴大,且春節期間沒有全面停產,受疫情影響較小。精研科技預計,一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400萬元-1800萬元,上年同期虧損151.27萬元。精研科技表示,報告期內,疫情對公司業務的正常開展帶來了一定影響。但公司春節期間沒有全面停產,以保障客戶訂單交付需求;同時,疫情爆發后,公司管理層積極應對并提早布局,公司復工率及產能穩步提升。
“抗疫型”醫藥類上市公司業績表現搶眼。沃華醫藥預計,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000萬元左右,同比增長200%。公司抓住國家醫保局關于慢性病醫保藥品“長處方”的政策機遇,全力推動治療慢性病的四大獨家支柱產品銷售,一季度銷售收入增長較快。同時,公司在產的國家疫情推薦藥物及清熱解毒類藥品銷售收入貢獻了新的增長點。
越秀金控預計,一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4.45億元-35.45億元,同比增長1180%-1217%。不過,業績增長主要在于剝離廣州證券獲取的非經常性損益較大。
陽普醫療可圈可點。陽普醫療公告稱,一季度公司全自動脫蓋機、核酸檢測采血管、樣本保存液、拭子、口罩等與防控疫情相關的產品銷售金額預計比去年同期增加約5200萬元,預計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20%至150%。
受益“宅經濟”崛起
除了“抗疫型”醫藥類公司,必選消費品類及線上科技類公司一季度成績單表現不俗。
受益于“宅經濟”崛起,需求擴大,消費類龍頭企業克明面業和金字火腿預計一季度業績表現突出。克明面業預計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40%-80%。公司表示,受疫情影響,居民的生活方式短期發生了較明顯變化,以掛面為代表的基本米面類產品的需求放大。
金字火腿預計一季度凈利潤4500萬元-5500萬元,同比增長41.16%-72.53%。公司一季度網上銷售收入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
主營線上業務的科技類公司同樣受益于“宅經濟”,姚記科技、奧飛數據、四方達、安納達等16家公司預計凈利潤增幅均在一倍以上。
姚記科技表示,一季度游戲業務板塊快速發展,游戲業務板塊整體活躍用戶和流水增幅較大,且海外游戲業務板塊穩定增長。姚記科技預計2020年1-3月份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2億元至1.74億元,同比增長150%至230%。
奧飛數據預計,一季度歸母凈利潤為7030萬元-7310萬元,同比增長393.92%-413.59%。全資子公司奧維信息參與設立的產業并購基金所投資企業紫晶存儲在科創板上市。根據新金融工具準則,綜合紫晶存儲目前股價走勢,公司根據持股公允價值確認的投資收益較大。
設備制造業受沖擊
49家公司虧損。其中,輝豐股份、中恒電氣、探路者等36家公司均為首虧。從預計凈利潤增幅下限看,27家公司凈利潤下滑幅度超過200%。其中,超過六成企業來自制造業,包括電氣制造業、電子設備制造業、汽車制造業等。這些企業均指出,因設備廠商下游企業復工復產延遲,設備提貨延期,導致當期銷售收入大幅減少。
楚天科技表示,疫情突然爆發,公司下游企業復工復產延緩,導致公司設備交付調試進度放緩,當期銷售收入大幅減少,給公司一季度經營業績造成了重大影響。
佳禾智能預告一季度凈利潤虧損500萬元-980萬元。公司表示,受疫情影響,復工延遲,產能受限,出貨低于預期;同時,招工難度增大,用工成本上升,運營成本增加,凈利潤較上年同期下降。
在預減、首虧和續虧的76家公司中,超過八成公司提及疫情對其業績帶來的負面影響。
以輝豐股份為例,公司預計一季度凈虧損7000萬元-11000萬元,上年同期盈利1133.56萬元。主要系公司原藥合成產品未能全部復產(部分產品3月上旬逐步、有序投產)以及部分子公司尚未復產等因素。
廣電計量預計虧損金額居前,北京科銳、湖南黃金、鼎漢技術、雪迪龍緊隨其后。這些公司均提及因疫情對公司或上下游產業鏈復工復產、物流等造成沖擊。
廣電計量公告稱,受公司及客戶復工復產延遲、交通限制等因素影響,公司2020年1-3月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減少,一季度預計虧損0.9億-1.3億元。不過,公司表示,隨著疫情逐漸得到控制,各地加快推動復工復產,公司業務及訂單逐步恢復正常,大客戶合作穩定,預計2020年3月實現盈利,公司市場經營狀況將持續向好。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