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珊
3月27日,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1月份-2月份,汽車制造業累計實現利潤832.3億元,同比增長25.3倍,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的7.5%。雖然汽車制造業實現利潤同比迅猛增長,但與2019年同期相比,仍下降9.3%。
伊洛投資研究員莊椀筌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2021年1月份-2月份同比去年呈現出較大的漲幅,原因在于2020年疫情導致行業整體基數較低。與2019年比小幅下降原因主要在于汽車上游原材料漲價明顯,擠壓了下游利潤,導致今年1月份、2月份利潤同比2019年小幅下降。
而放在一個更長周期觀察,華輝創富投資總經理袁華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國內汽車保有量提升,國內汽車消費和產業快速增長時代已經過去。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固然帶來了產業發展新空間,對傳統汽車巨頭轉型升級壓力也是巨大的。
可以看到,雖然基本面狀況良好,但是2月18日以來,汽車行業指數突然失去了此前高歌猛進的上漲激情,轉而出現持續調整,截至3月29日收盤,汽車行業指數期間累計跌幅達到14.55%,位居申萬一級行業跌幅榜前列。
“春節后汽車股下調的主要原因,是過去的漲幅過大,估值水平達到歷史高點,估值增長與利潤增長不是很匹配,同時美股新能源汽車泡沫較大,因此其估值和股價都是承壓的。”止于至善投資基金經理何理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的確,盡管經過了長達28個交易日的調整,截至3月29日,汽車行業最新動態市盈率依然達到42.71倍,從成份股情況來看,有61只汽車股最新動態市盈率超過這一數值,占行業內可比數據的38.13%。
面對市場風格的轉變以及行業估值處于歷史高位,不少機構對汽車板塊的投資策略從全面看多轉為優中選優。
私募排排網研究主管劉有華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就基本面而言,這么多的車企扎堆新能源汽車,如此激烈的競爭,預計最后的結果是只會有少數頭部企業脫穎而出,蹭概念的車企股價難以高位維持。未來汽車行業的投資機會只集中于少數頭部企業,其他個股機會很難。
對于優中選優的個股標準,東吳證券指出,首先,已經積極應對變革能夠在未來產業中有明確地位;其次,2021年-2022年處于明確向上的業績周期;第三,業績增長能夠很好消化估值。
《證券日報》記者統計發現,最近1個月內,共有39只汽車股獲機構給予“買入”或“增持”等看好評級,上汽集團、星宇股份、華域汽車、愛柯迪、廣汽集團、長城汽車、比亞迪等7只龍頭股獲機構扎堆看好,看好評級家數均在10家及以上。
“未來汽車是一個很典型的科技產品,因此要關注的不僅僅是現在被過度關注的新能源汽車相關領域,更應該關注節能車、智能網聯車的相關領域投資機會,如顯示屏趨勢的汽車玻璃,既可以做好燃油車,又可以做好電動車的主機廠,智能駕駛相關公司等。”何理表示。
莊椀筌也告訴記者,未來汽車仍可通過產品的迭代與替代參與博弈,可在庫存周期、新車周期、智能化趨勢中找尋投資機會。
表:最近1個月機構看好的汽車股一覽
制表:吳珊
(編輯 才山丹 策劃 趙子強)
11:26 | 利好催化!這一主題多只股票聯袂漲... |
10:55 | 商品期市大面積飄綠,發生了什么? |
10:53 | 麻六記針對問題產品啟動召回 |
10:42 | 注冊資本200億元,新長安來了! |
10:24 | 獵豹移動宣布控股UFACTORY |
10:23 | 擬3.62億元收購丹鳥物流100%股權 ... |
09:41 | 智譜發布GLM-4.5:面向推理、代碼... |
00:06 | 海外業務向好彰顯韌性 浙江鼎力上... |
00:06 | 吉電股份全球最大單體綠氨項目投產 |
00:06 | 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 一汽解放打響... |
00:06 | 宏鑫科技:精益鍛造技術撬動多元增... |
00:06 | 暑期檔迎來“黑馬”影片影視板塊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