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龔夢澤
3月26日,奧迪中國發布公告稱,從4月1日起,安世豪(WernerEichhorn)將接替武佳碧(Gaby-LuiseWüst)全面負責奧迪在華相關業務。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此前安世豪負責大眾汽車北美市場的營銷、銷售及售后工作。未來武佳碧將出任大眾汽車品牌全新管理職務。
武佳碧載譽而去
安世豪接棒奧迪在華業務
事實上,在武佳碧執掌奧迪中國期間,正值奧迪首款本土化生產的電動車型奧迪Q2Le-tron以及旗艦電動車型奧迪e-tron上市。在其推動下,四環品牌在華的電動化進程實現了重大突破。同時,為奧迪在中國的戰略轉型和升級做出不懈努力的她,也為德國總部帶來了更多的中國聲音。
“今天的中國,已然成為人工智能技術專利的全球領導者。中國的自動駕駛技術也處于全球領先地位。但讓中國成為自動駕駛領域世界領導者的不僅僅是人工智能技術,還有中國推動新技術發展的開放態度與好奇心。”不久前,武佳碧在接受了《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如是表達了對于中國市場的看法。
武佳碧表示,奧迪與中國合資伙伴開啟的奧迪中國業務“三年轉型計劃”,將把中國市場運營的工作重心,從提升銷量的增長轉移到提升品牌魅力和經銷商運營質量上,并著力打造公司在華的可持續運營體系和能力。
而隨著武佳碧調任至大眾集團總部,奧迪中國的“三年轉型計劃”自然而然的將交棒于安世豪。據記者了解,現年57歲的安世豪自1982年以來就一直效力于大眾汽車集團。早在1993年,他就在奧迪歷任多個銷售管理職務。2005-2008年間,曾擔任一汽-大眾奧迪銷售事業部總經理,負責奧迪品牌在華的銷售業務。
在此期間,他為奧迪在中國的發展樹立多個重要里程碑,并在華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2017年加入大眾汽車北美分公司前,安世豪曾擔任斯柯達汽車營銷及銷售董事職務。
有接近大眾集團方面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集團高層對他抱有厚望,并且信任有加。”此次安排他重返中國并再度坐鎮奧迪中國市場的管理和運營,足以看出奧迪進一步升級中國本地化戰略的動意,以及重塑品牌構建全新運營體系的決心。
將持續推進升級中國本土化戰略
據大眾汽車財報數據顯示,2019全年大眾汽車銷量達到1097.46萬輛,同比增長1.3%。與1.3%的銷量微增相對應的是,大眾汽車集團2019年銷售收入為2526億歐元,同比增長7.1%,營業利潤為193億歐元,同比增長12.8%。對于這個歐洲最大的汽車企業來講,能在企業轉型期和車市下滑的雙重壓力下實現這一業績,實屬不易。
而作為大眾集團旗下的豪華車品牌代表,奧迪自然承載了更大期待。為此,大眾集團多管齊下,以期迅速提升奧迪在集團中的地位和聲量。
資本層面,大眾方面已宣布將買斷奧迪品牌0.36%自由流通股份,從而實現對奧迪的100%控股;人事層面,奧迪新任CEO馬庫斯·杜茲曼的即將出任、奧迪中國管理董事會內分管銷售、財務和人事的董事走馬換將、以及奧迪合資公司一汽-大眾奧迪銷售事業部大范圍的中高層管理崗位換防,無不彰顯出中外股東為強化奧迪地位,提升中國業務的一致和堅決。
上述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在新組織架構下,屆時整個奧迪品牌將全面負責大眾汽車集團的研發工作。結合近期奧迪全球業務的轉型以及高層調動,奧迪中國此番換帥,必然將持續推進升級中國本土化戰略,以適應奧迪全球戰略的進一步升級。
“安排曾經在一汽-大眾奧迪銷售事業部任職的安世豪負責奧迪在華業務,著實令人期待。”資深汽車分析師林示表示,2007年奧迪全球共售出96.41萬輛新車,同比增長6.5%。同時,在全球51個市場創下了新的銷售紀錄。“但如果與中國市場的增幅相比,那些數字就黯然失色了。”
據了解,自安世豪2006年空降至一汽-大眾奧迪后,通過統籌國產奧迪與進口奧迪業務,創造了在華銷量三年翻番的神話。數據顯示,2005年一汽-大眾奧迪在華銷量僅為6萬輛,但2008年當安世豪離任中國市場時,奧迪在華銷量便已翻番至接近12萬輛。
林示進一步表示,客觀的講,這一成績的取得離不開中國汽車市場,尤其是高檔車市場的發展機遇期,但也足見安世豪的經營功底。2005年期間奧迪在中國絕對銷售量領先對手3.5萬多輛,而2007年這個數字擴大到了5萬多輛,彼時奧迪確實做到了“把競爭對手落得越來越遠”。
(編輯 才山丹)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 |
23:4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上市公... |
23:49 | 童顏針變強心針 江蘇吳中業績創近5... |
23:48 | 5月份券商金股漸次登場 科技、消費... |
23:48 | 首只險資私募證券基金重倉股揭曉 ... |
23:48 | 4月份私募機構調研熱度攀升 電子與... |
23:48 | 衍生品工具創新不斷 期貨市場持續... |
23:48 | 今年以來多地清退失聯、空殼小貸機... |
23:48 | 外骨骼機器人“出圈” 上市公司助... |
23:48 | 記者觀察 | A股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總... |
23:48 | A股上市公司2024年“成績單”出爐...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