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在中證登開戶限制前開立的大量存量賬戶仍可續用的“漏洞”,讓很多券商得以利用一致行動的多賬戶頂格申購,瓜分網下可轉債蛋糕。
網下“一戶多購”在擠壓其他單賬戶機構“中獎”幾率的質疑聲中,引起了發行人和主承機構的注意,目前已有可轉債發行公告對此行為進行了限制。
填補漏洞邁出第一步
浙商證券近日的可轉債提示性公告指出:“參與網下申購的機構投資者每個申購賬戶網下申購的下限為1萬手(10萬張,1000萬元),超過1萬手的必須是1萬手的整數倍,每個申購賬戶網下申購的上限為160萬手(1600萬張,16億元)”。
這是每個可轉債在發行時都會用到的通用表述(只不過每只可轉債規定的網下申購上限不同),但事實上,浙商證券將申購主體列為“賬戶”,而非像其他可轉債一樣列為“產品”。
以剛剛完成網上中簽和網下配售的絕味轉債、剛剛發布募集說明書的蘇銀轉債為例,它們均在相關公告中明列“網下申購的機構投資者的每個‘產品’網下申購上下限”是多少。也就是說,受限的是機構的產品賬戶,而不是機構自營賬戶本身。
此前有券商資管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將券商利用多自營賬戶進行頂格申購獲得網下高份額配售稱為“制度的漏洞”,并指出可轉債應該像IPO一樣,網上網下統一規則,一戶一購。他建議可轉債申購應與新股申購一致,經由資格審批,獲取登陸網下申購系統的證書,排除首次有效申購外的多余申購。
“按照表述,只要證券賬戶的名稱和身份證明文件一樣就算重復賬戶,這確實是解決了網下多賬戶申購的問題,但超額認購依然是可以的。”一名華東區券商資管人士如此評價浙商可轉債。不過,這個細微的措辭變更,不失為發行人和主承銷商有意識提高網下配售公平性的嘗試。
可轉債融資超800億
今年來,可轉債已成為上市公司最重要的融資工具之一。數據顯示,截至3月12日,共有21家公司發行可轉債,共計募資金額864.81億元。這已大大超過同期IPO的募資規模。
今年來,共19家公司發行了IPO,募資166.12億元。選擇配股的公司共3家,募資18.79億元。不過,有29家公司增發,增發募集資金1461.76億元。
21家發行可轉債的公司中,中信銀行和平安銀行發行可轉債的規模最大,規模分別為400億元和260億元。
此外,發行轉債規模在10億元以上的還有7家,分別是江蘇中天科技、浙商證券、貴州省廣播電視信息網絡、安徽中鼎密封件、萬達信息、絕味食品、蘇州中來光伏新材。其余12家公司共計發行了70.16億元的可轉債。
21:15 | 日久光電:第四屆董事會第八次會議... |
21:15 | 日久光電: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15 | 力芯微:2024年年度股東會決議公告 |
21:15 | 瀾起科技: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15 | 嘉益股份:2025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 |
21:15 | 霍萊沃: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公... |
21:15 | 煌上煌:2024年度股東會決議公告 |
21:15 | 華夏幸福:2025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 |
21:15 | 申聯生物:累計回購公司股份341737... |
21:15 | 日科化學:累計回購公司股份501210... |
21:15 | 慕思股份:累計回購公司股份426597... |
21:15 | 良信股份:累計回購公司股份861880...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