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起擴大進項稅抵扣范圍,試行增值稅期末留抵稅額退稅制度
■本報記者 包興安
為推進增值稅實質性減稅,繼3月2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增值稅減稅配套措施后,3月21日下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赴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考察,深入調研更大規模減稅最新進展,為兩部門打氣鼓勁。
隨后,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海關總署聯合發布《關于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政策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于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事項的公告》、《2019年深化增值稅改革納稅服務工作方案》、《關于做好2019年深化增值稅改革第一階段“開好票”相關工作的通知》、《關于發布出口退稅率文庫2019B版的通知》和《關于調整增值稅納稅申報有關事項的公告》。
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黃志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2019年全年減稅降費規模近2萬億元,而增值稅率下調無疑是此次減稅政策的主要舉措,根據估算僅增值稅稅率下調和增加抵扣等政策,減稅規模可能將達到8000億元左右。
中國財政預算績效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張依群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的減稅力度空前,預計僅增值稅減稅將超8500億元。
張依群表示,此次除了實施降低制造業和交通運輸業的增值稅稅率的普惠性減稅外,還實施進一步擴大進項稅抵扣范圍的減稅政策,可以說擴大進項稅抵扣范圍是針對行業內特定領域、經營管理的特定環節實施的“點對點”的精準性減稅措施。
三部門發布的公告規定,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以下稱納稅人)發生增值稅應稅銷售行為或者進口貨物,原適用16%稅率的,稅率調整為13%;原適用10%稅率的,稅率調整為9%;納稅人購進農產品,原適用10%扣除率的,扣除率調整為9%。納稅人購進用于生產或者委托加工13%稅率貨物的農產品,按照10%的扣除率計算進項稅額。
原適用16%稅率且出口退稅率為16%的出口貨物勞務,出口退稅率調整為13%;原適用10%稅率且出口退稅率為10%的出口貨物、跨境應稅行為,出口退稅率調整為9%;適用13%稅率的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物品,退稅率為11%;適用9%稅率的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物品,退稅率為8%。
對此,張依群表示,相應調整部分貨物服務出口退稅率、購進農產品適用的扣除率等,利用進出口退稅調節,有利于穩定和擴大貨物服務貿易出口,有利于增加農產品等國計民生必需品的進口,對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提高居民生活質量會發揮有效促進作用。
公告明確,自2019年4月1日起,納稅人取得不動產或者不動產在建工程的進項稅額不再分2年抵扣。
張依群認為,把納稅人取得不動產支付的進項稅由分兩年抵扣改為一次性全額抵扣,增加納稅人當期可抵扣進項稅,減少抵扣次數環節方便企業納稅核算,更重要的是可以激發企業自主投資、擴大生產、改進技術的意愿。
公告規定,納稅人購進國內旅客運輸服務,其進項稅額允許從銷項稅額中抵扣。
張依群說,將旅客運輸服務納入抵扣,擴大了抵扣范圍,有利于促進旅客運輸業增加客流、改進服務、降低成本、提質提效。
公告明確,自2019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允許生產、生活性服務業納稅人按照當期可抵扣進項稅額加計10%,抵減應納稅額。
張依群表示,對主營業務為郵政、電信、現代服務和生活服務業的納稅人,按進項稅額加計10%抵減應納稅額,減稅可以讓普通百姓從中廣泛受益。
自2019年4月1日起,試行增值稅期末留抵稅額退稅制度。對此,張依群認為,對政策實施后納稅人新增的留抵稅額,按有關規定予以退還,等于對減稅后增值稅征收占款作了明確規定,實行留抵稅款即征即退,有利于更好地盤活企業資金、降低企業財務費用,緩解企業資金困難狀況。
另外,《方案》創新集成推出20項硬舉措,要求各地稅務機關要在深化增值稅改革中通過多種方式,拓寬本地“最多跑一次”清單并向社會公告實施,確保增值稅納稅人4月1日順利開票,5月1日順利申報。稅務總局將適時組織開展納稅人需求調查,范圍涉及全國100萬戶小微企業,了解減稅降費政策落實情況。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 |
23:4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上市公... |
23:49 | 童顏針變強心針 江蘇吳中業績創近5... |
23:48 | 5月份券商金股漸次登場 科技、消費... |
23:48 | 首只險資私募證券基金重倉股揭曉 ... |
23:48 | 4月份私募機構調研熱度攀升 電子與... |
23:48 | 衍生品工具創新不斷 期貨市場持續... |
23:48 | 今年以來多地清退失聯、空殼小貸機... |
23:48 | 外骨骼機器人“出圈” 上市公司助... |
23:48 | 記者觀察 | A股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總... |
23:48 | A股上市公司2024年“成績單”出爐...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