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彭妍
銀行賬戶管理體制改革取得新突破。7月26日,備受關注的本外幣合一銀行結算賬戶體系試點,在廣東省廣州市和深圳市、福建省福州市、浙江省杭州市三省四市同時啟動。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招商銀行5家銀行成功通過測試驗收,成為首批參與試點的商業銀行。
本外幣合一銀行結算賬戶體系試點將帶來什么變化?各銀行實施的情況如何?《證券日報》記者近日致電了深圳市、福州市等部分試點銀行,相關工作人員透露,客戶對本外幣合一銀行結算賬戶體系的接受程度較高,試點啟動以來,已經有部分客戶到網點開戶,但是普及度有待提高。
對于試點啟動,企業客戶和個人客戶反響熱烈。部分客戶向《證券日報》記者反映,“使用本外幣銀行結算賬戶更為便利,不僅減少了申請資料的準備時間,還節省了業務辦理時間。”
部分銀行
已啟動賬戶體系試點
《證券日報》記者獲悉,工行深圳市分行、中行深圳市分行和招行深圳分行的共計57個網點參加深圳轄區試點;廣州地區的工行廣東省分行、農行廣東省分行、中行廣東省分行合計87個網點參加試點;工行福建省分行、建行福建省分行、招行福州分行等3家銀行福州轄區的40個網點參加試點;工、農、中、建四大行在杭州開展試點,覆蓋當地51個銀行網點。
所謂本外幣合一銀行結算賬戶,是指可辦理一個或多個支持不同幣種資金結算的銀行結算賬戶。該試點以“幣種+賬號”的模式構建囊括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外匯賬戶、跨境人民幣賬戶、自由貿易賬戶(FT)、境外機構賬戶(NRA)等幾乎所有銀行結算賬戶的本外幣合一銀行結算賬戶體系,支持存款人通過開立本外幣合一銀行結算賬戶對多幣種資金進行收付結算和集中統一管理,進一步增強人民幣賬戶與外幣賬戶的協同管理,極大便利企業和個人自主使用和管理本外幣資金。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試點前,客戶申請開立美元、歐元、港幣等不同幣種外匯資金,需要分幣種開立多個不同賬戶進行管理,耗時較長,客戶體驗不好。試點后,滿足相關條件,只要一個本外幣合一賬戶,就能夠實現多幣種賬戶資金的集中管理。
招行深圳分行某支行相關工作人員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客戶對本外幣合一銀行結算賬戶體系的接受程度較高,試點啟動以來,已經有部分客戶到網點開戶。
“我們網點從7月26號開始試點,目前已經有客戶開立了本外幣合一銀行結算賬戶。只要客戶有外幣需求的,我們都會主動告知。”深圳市某國有大行一級支行網點的工作人員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辦理的情況來看,此次試點不僅減少了客戶往返銀行的次數,也解決了客戶開戶準備工作繁瑣及后期賬戶管理不便的問題,深受客戶的歡迎。
另一家國有大行福州分行某支行的工作人員也表示,盡管目前還沒有客戶開立本外幣合一賬戶,但是網點正加大對外宣傳力度。“除了在公眾填單臺、大堂經理接待處、現金業務窗口前等顯眼位置擺放宣傳折頁外,還采取線上宣傳方式,通過銀行微信公眾號發布相關消息,普及企業和個人開戶的途徑及方法。”在該工作人員看來,“本外幣合一銀行結算賬戶是大趨勢,后續會有更多的銀行加入。”
“以往企業人民幣賬戶和外幣賬戶分別開立,需要準備多套資料,跑多次銀行,在不同柜臺排多次隊,辦多遍手續。”一位企業負責人感慨,“現在只要跑一次銀行就行了,太方便!”
銀行賬戶管理改革
持續推進
銀行賬戶管理對規范支付結算管理、維護經濟秩序、防范金融風險和抑制經濟犯罪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環境的變化,現行銀行賬戶管理體系與管理模式同經濟社會的契合度逐步下降,難以滿足新形勢的要求,需通過改革提升銀行賬戶服務水平。
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本外幣合一銀行結算賬戶體系試點,一方面是金融領域放管服改革的落地措施,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外匯領域市場化和金融領域對外開放的進程。試點之后,金融領域與外貿領域的國際營商環境將進一步改善,企業的賬戶管理交易成本進一步降低。
近年來,央行在銀行賬戶管理改革方面動作頻頻。除取消企業銀行賬戶開戶許可、開展本外幣合一跨境資金池試點、開展本外幣合一銀行結算賬戶試點外,去年10月份,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長莫萬貴還在金融街論壇年會上透露,人民銀行將“穩步推動遠程開立單位銀行結算賬戶試點”。
“對于銀行來說,銀行賬戶管理改革能夠簡化業務流程,將節省出來的人力、物力轉移至優先級更高的工作上,而對于實體企業來說,則能夠優化營商環境,提升實體企業在金融服務方面的獲得感。”易觀分析高級金融顧問蘇筱芮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陶金也表示,銀行賬戶管理改革的方向,應該是監管加強和放開管制并重,監管加強方面,由于放開管制的要求,監管方向著重于資金流動監控;放開管制方面,改革仍然需要以企業主體為主要考慮對象,以合規前提下提升便利度為主攻方向。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