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安
6月2日下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簡稱: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了2023年民生領域反壟斷執法專項行動(第一批)典型案例,公布了13起反壟斷典型案例。
值得注意的是,這13起案例中,有5起涉及醫藥領域,占比近四成。
2023年以來,醫藥領域的反壟斷案例涉及市場監管總局查處遠大醫藥與武漢匯海達成并實施壟斷協議、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案;上海市市場監管局查處上海旭東海普藥業有限公司與天津天藥醫藥科技有限公司達成并實施壟斷協議案;北京市市場監管局查處北京紫竹醫藥經營有限公司達成并實施壟斷協議案等。
其中,2起過億元級別的反壟斷罰單均出現在原料藥領域。其中一起是1月18日,遼寧省市場監管局對某制藥公司濫用其在左卡尼汀原料藥市場的支配地位市場支配地位案做出行政處罰決定,罰款1.33億元。
另外一起則是市場監管總局查處遠大醫藥與武漢匯海達成并實施壟斷協議、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案。
本案所涉商品為去甲腎上腺素原料藥和腎上腺素原料藥,分別主要用于生產去甲腎上腺素注射液和鹽酸腎上腺素注射液,且為必需原料藥,其成分不能被其他原料藥替代。且自2010年以來,中國境內具有去甲腎上腺素原料藥和腎上腺素原料藥生產資質的企業僅有遠大醫藥與武漢匯海持有。
遠大醫藥與武漢匯海于2016年6月份達成口頭協議,約定武漢匯海停止銷售去甲腎上腺素原料藥和腎上腺素原料藥,并由遠大醫藥給予其補償。
5月21日,市場監管總局依法對遠大醫藥與武漢匯海作出行政處罰決定,責令遠大醫藥和武漢匯海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遠大醫藥違法所得1.49億元,并處罰款1.36億元;沒收武漢匯海違法所得3092.48萬元,并處罰款412.68萬元。
對于原料領域壟斷案件頻發的原因,一位行業從業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我國的原料藥批文數量很少,這就導致市場準入門檻較高,集中度較大。且藥物生產企業對原料藥企業的產品依賴性強,所以掌握有相關資源的企業,很容易進行市場壟斷。
據國家發改委此前披露的一組數據中指出,我國的成品藥有1500種原料藥,其中50種原料藥只有1家企業取得審批資格可以生產,44種原料藥只有2家企業可以生產,40種原料藥只有3家企業可以生產。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國家也在積極推進原料藥領域的反壟斷執法。2021年,國家對揚子江藥業集團、天藥股份等多家公司開出大額反壟斷罰單。同年11月份,《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關于原料藥領域的反壟斷指南》(簡稱:《指南》)正式發布。
東高科技首席行業研究員秦亮表示,相關《指南》的發布后,原料藥領域的反壟斷執法力度持續增強,行業也正在朝著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
(編輯 李波 孫倩)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