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財富累積催生了理財新需求,金融科技也日漸興盛,資產配置產品在市場上越來越受關注。基金公司、第三方基金銷售平臺紛紛推出了相關產品。
目前來看,基金公司正在陸續推出指數基金,做好資產配置底層資產的布局;第三方銷售平臺也開通資產配置窗口,引導投資。業內人士紛紛表示,資產配置有未來前景。但從目前國內發展來看,資產配置仍不完善,拓展未達預期。
基金公司布局底層資產
大力推廣資產配置
基金公司加大指數類基金產品的投入,發行數量逐年上升。Wind數據統計顯示,截至11月9日,指數基金在2016年、2017年、2018年的發行數量分別為48只、80只、78只,占比發行數量的4.17%、8.21%、11.17%。
基金研究人士表示,一方面,被動式指數基金策略更加清晰、規避了基金經理主動管理的不確定性,降低了風格漂移、情緒波動的影響;另一方面,指數具有較明確的風險收益特征,更有利于在大類資產配置中發揮組合優化的作用。
與此同時,還有一大批基金公司正在積極謀劃推出指數基金。據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1月9日,待審批的基金數量有58只,涉及基金公司37家。
基金公司也在積極探索資產配置型產品。截至目前,已發行的FOF有23只,其中已成立的基金共有16只;已審批待發行的FOF有25只;待審批的FOF數量達到123只。
從基金銷售來看,多家基金公司在官網、APP等直銷平臺推出了基金組合、FOF專區。易方達基金開通了智選理財,推出了“波動率擇時、二八輪動、二八均衡”三種策略;融通基金開通了組合定投專區,推出了“愛父母孝心定投、愛孩子親子定投、愛自己圓夢定投”三種策略。
理財通、天天基金網、蛋卷基金、且慢等多家第三方銷售平臺也在逐步加大推廣資產配置。另外,還有專做智能投顧的理財魔方,推出智能組合提供投資解決方案。
拓展未達預期
需解決投資者需求
多位業內人士向記者反映,目前資產配置的推廣沒有想象中的好,還存在不少問題需要業內共同解決。問題主要體現在基金銷量、投資體驗均未達到預期。
去年開閘的FOF,首批6只基金中5只銷量在20億以上,1只發行了8億規模。經過一段時間推廣運行,第二批FOF以及養老目標FOF的發行規模普遍較小。數據顯示,今年成立的9只FOF及養老目標FOF規模在2億至4億。Wind數據統計顯示,截至11月9日,去年首批FOF中,多只產品自成立以來出現了虧損,虧損最大的達到17.34%。
一位基金電商人士表示,該公司直銷渠道開辟了基金組合專區,整體投資體驗都不好。“我向其他平臺了解了基金組合,絕大多數的投資者體驗不太滿意。”
深圳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即使是一些大型第三方銷售平臺,推廣資產配置都比較難。一位第三方銷售平臺的工作人員也表示,我們做了很多投資者教育,現在在資產配置上以投入為主。
對此,“仔細分析客戶需求,解決客戶痛點,提供適合的投資方案。”理財魔方創始人馬永諳提到,一些互聯網平臺可能希望把現金管理的客戶轉化為資產配置投資者。他們沒有了解到復雜性、多樣性的客戶需求。“對有浮動投資理念的客戶來說,在投資收益上,希望投資保本、投資可接受5%的虧損等等都是不一樣的。”
另外,一位基金公司電商人士認為,目前資產配置沒有解決收益問題,FOF風險控制不夠,也沒有經歷完整的牛熊市場考驗。“一家基金公司直銷客戶高達上百萬,但在資產配置方向的銷售并不理想。
在他看來,很多平臺的基金組合參考了國外的策略組合方案,并沒有結合A股特征,這是導致投資體驗較差的重要原因。
一位基金經理向記者表示,很多底層資產的指數基金,投資管理本身做得不好。雖然是被動型基金,但對成份股還是可以選擇的。“避雷、選擇真正好的投資標的是基金經理的責任。”
“未來更需要專業化分工。”馬永諳還表示,資產配置應該交由財富管理公司。在他看來,基金銷售平臺以快速變現為主,沒有能力分析客戶的需求;基金公司大都沒有足夠的數據分析客戶需求。“互聯網數據,金融解決方案,兩者缺一不可。從海外經驗來看,先鋒領航基金做得很好,基于該公司有先進的財富管理部門。”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