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方凌晨
私募基金行業“扶優限劣”態勢不減。近日,多家私募基金管理人注銷登記。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中基協”)官網數據統計,截至5月20日,年內注銷私募基金管理人數量已達475家。
受訪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私募基金行業優勝劣汰加速,有利于優化行業生態,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切實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隨著私募基金行業“扶優限劣”持續,將促進資源向優質大型私募機構集中,進一步提升行業集中度。
“協會注銷”類型占比過半
從年內注銷類型來看,“協會注銷”類型注銷數量最多,達255家,在全部注銷私募基金管理人數量中占比達53.68%;“主動注銷”注銷數量次之,為192家,占比為40.42%;“12個月無在管注銷”“依公告注銷”類型注銷數量分別為27家和1家,兩者合計占比約為5.9%。
“協會注銷”包含紀律處分、異常經營及失聯等情形。今年以來,中基協發布了48份對私募基金管理人的紀律處分決定書,其中上海極灝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晉蓉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被中基協撤銷管理人登記。
在監管“扶優限劣”態勢持續下,私募基金管理人注銷數量居高不下。
自2019年以來,每年注銷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數量均在1000家以上。中基協官網顯示,2019年至2024年,每年注銷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數量分別為1072家、1057家、1234家、2210家、2537家、1502家。其中,2023年注銷數量創下歷史新高。
在前海鉅陣資本管理(深圳)有限公司首席投資官龍舫看來,“不合格”私募基金管理人被注銷或被紀律處分,有利于規范行業秩序,推動私募基金管理人合規運作,達到凈化私募市場環境、保護投資者權益的目的。
“私募基金行業正迎來深度變革與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這一進程將帶來多重積極影響。”深圳市前海排排網基金銷售有限責任公司研究部副總監劉有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行業發展層面看,監管強化將有效優化私募基金行業生態,通過淘汰不合規私募機構提升整體機構質量,這一過程將自然推動私募行業整合,促使資源向優質私募機構集中,為行業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從投資者保護角度,行業透明度和規范性提升,有利于切實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增強其市場參與信心。
行業集中度有望提升
近年來,私募基金行業加速駛向規范發展“快車道”。從《私募投資基金登記備案辦法》到《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條例》,再到《私募投資基金備案指引》等,多個法規和自律規則陸續出臺,私募基金行業發展更加清晰、明確。
業內人士認為,在“扶優限劣”趨勢下,私募基金行業生態有望持續優化。與此同時,行業集中度也會進一步提升。
龍舫認為,私募基金行業“扶優限劣”持續,有利于促進資源向優質大型私募機構集中,進一步提升行業集中度。
北京格上富信基金銷售有限公司研究員關曉敏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私募基金行業自然的演進規律也是業績好、治理完善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有能力管理更大的產品規模,并吸引更多的投資者投資。近年來,在多重因素綜合作用下,行業內優勝劣汰的速度有所加快,新管理人增長減少、存續管理人數量持續下降。行業正在出清。”
相較而言,中小私募基金管理人面對的挑戰更大。關曉敏表示:“我們觀察到近年來私募基金管理人注銷數量在提升,其中大部分都是規模較小的私募基金管理人。”
未來私募基金管理人應如何筑牢“立身之本”?在關曉敏看來,合規經營是一家私募基金管理人長期發展的根本,更加嚴格的監管有助于行業長期發展,也對管理人的合規意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對于中小私募基金管理人而言,劉有華認為,行業整合既是挑戰也是機遇,面對新的市場環境,中小私募基金管理人一方面需要構建全面合規體系,將合規要求內化為公司文化,另一方面需要深耕專業領域,打造差異化投資能力,強化風險管理框架,提升運營的穩健性。
龍舫認為,專業化和特色化發展是關鍵,如聚焦細分領域,開發特色投資策略及特定客戶群。
受訪人士普遍認為,推動私募基金行業健康發展,需要構建多方協同的生態系統。在嚴監管之外,也需要投資者強化風險意識,樹立理性投資理念;律所等機構也可通過自身的專業服務,助力私募基金管理人完善內控體系、拓展業務等。
23:51 | 交通銀行河南省分行:以金融創新活... |
23:51 | 愛爾眼科:持續推進“1+8+N”戰略 |
23:51 | 天府文旅持續關注產業鏈優質資源 |
23:51 | 金博股份:不懼市場波動 經營要有... |
23:51 | 通威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光伏... |
23:51 | 公牛集團傳統業務根基穩 新能源賽... |
23:51 | 松原安全再獲知名汽車制造商項目定... |
23:51 | “中式養生水”成飲料市場新風尚 ... |
23:51 | 重慶上市公司以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 |
23:51 | AI浪潮推動 數據中心互聯應用愈發... |
23:51 | 康平科技擬1.98億元收購搜鹿電子 ... |
23:50 | 年內475家私募基金管理人“離場”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