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志偉
“從A到B到C的線性推演,在邏輯上看似乎順理成章;但在我看來,每一種情況都是一個概率事件,對于看似篤定的邏輯推演,我會心存質疑。”針對投資人士善于從公司的強競爭力推演到市場份額提升、收入提升和利潤提升的邏輯思路,現任中泰資管基金經理田瑀在接受《證券日報》獨家采訪時表達的觀點與市場“主流”有些不太相符。
給“寬闊護城河”企業估值溢價
田瑀的“差異化”的觀點與他的資深理科背景密不可分。田瑀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理科生,本科材料學,碩士物理學,在復旦大學一呆就是7年。“物理學和科學對我世界觀的影響是巨大的,比如世界是概率的,而并非通過簡單地線性推演可得。”
田瑀的投資風格也深深地打上了數理邏輯的烙印。“市場經常喜歡給予短期高增長以溢價,但我可能只愿意給予具有‘寬闊護城河’的企業以溢價。”“寬闊護城河”是采訪田瑀過程中的高頻詞。“這就好比在大海上航行的小船,張滿了帆,雖然短期可以乘風破浪,但快速行駛的過程中,小船的船體可能受損。”田瑀用乘風破浪在大海上航行的小船來比如一種情形,強調快速擴張會使得生產、管理、銷售、服務水平都難跟上,在快速增長的過程中留下的隱患在快速增長期之后會逐步顯現,有時候會摧毀一家企業。田瑀在博弈層面對過度投資快速增長企業也有擔憂,“由于大多數人的會選中快速增長企業投資,因此在買入的價格上并不會有什么便宜可言,而且在增長的中后期,最終會上演‘跑得快’的游戲。”
那么為什么市場很多時候更喜歡短期的高成長呢?田瑀解釋到這與經濟活動本身的不確定性密切相關。對于大多數公司而言,未來10年面對的情況可能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對于所有分析師、投資經理而言都是難以預測的,因此在市場上廣為流傳的一個觀點流派就是,沒法看長,因為長期最不確定,所以更多的人去追求短期的高增長。
不一樣的護城河
“護城河是基于某種商業模式建立的我有他無的‘商業資源’,它的形式難以窮舉。”在田瑀的眼中,強大的品牌,網絡效應,高效生產帶來的低成本,甚至是優秀的管理人,企業文化等等都是護城河。“并不是所有的公司建立護城河的難度都一樣,也不是建立起來的護城河都一樣堅固。在選擇研究標的時,我們更關注長坡、厚雪、慢變的公司,因為在這樣的土壤更容易建立護城河。”
護城河是對企業成長持續性最有效的替代指標。“長坡、厚雪、慢變”是田瑀賦予護城河的不同指標。
“由于護城河本身就是中長期盈利能力的替代度量衡,如果這個行業長期存在的前提都不存在的話,這樣的研究本身就沒意義了。”田瑀指的“長坡”是企業長期存續并能長期盈利,“我們要選的行業就是要長期存在且增長的行業。”
高端白酒行業就是典型的“厚雪”的行業,行業規模足夠巨大,差異化十分顯著,盈利能力極高,生產資源的投入不需要大額的現金的投入,存貨沒有保質期,同時還能升值,所花費的營銷費用都形成了差異化的品牌力,優勢企業的護城河在不斷拓寬,地域性的產品也可以守住較高的盈利能力。把田瑀白酒“厚雪”理論轉化為定義式表達,是指所處行業的利潤較為豐厚,建立護城河的企業能夠通過各種手段獲得較高的盈利能力,行業具有十分可觀的市場規模。
“慢變是指變化太快對于護城河是致命的,堅固的護城河需要穩定的外部環境。”田瑀坦然,“我理解的某些芯片行業就是這樣的反面例子,由于生產技術進步很快,平均一年多的時間就要大幅的提升生產效率,在這個行業里想要建立護城河十分困難。”
短期大盤漲跌無法預測
假設手頭上有兩家公司,一個是連續3年增長30%,一個是連續10年增長15%,哪家公司應該更貴呢(假設兩家公司在不增長以后,一直維持當年的凈利潤,6%的折現率)?答案是后者貴37%。談起當前兩家公司同樣賺一塊錢利潤的公司的投資價值,田瑀給記者算了一筆賬。
田瑀對長期投資是非常看重的,“我并不擅長預測短期市場,也不相信能準確預測短期市場的走勢。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標題是《如果大盤漲跌可以預測,巴菲特就是個笑話》,如果哪個管理人說他確實知道是不是會回調、短期后市是漲是跌,我是不信的。”田瑀解釋稱,其實如果把時間放寬一點,就會發現這些問題擔憂迎刃而解,雖然股票市場是復雜系統,但它也有規律,比如價格一定會向價值回歸。當前整體市場的估值水平已經處于歷史的后四分之一分位以下,這意味著大家對未來的預期十分悲觀,稍微的緩和或經濟波動,都會帶來積極反應,因此至少目前的位置賠率很劃算。
對于未來的機會,田瑀角度仍然是護城河,“制造業、醫藥、消費等等領域都具備建立強大護城河的條件,但需要基金管理人逐個精挑細選。”
對于即將發行的中泰開陽價值優選混合基金,擬任基金經理田瑀如何看呢?“策略是自下而上地精選具有護城河的公司,并均衡配置;對于護城河仔細甄別。”
00:00 | 澳優2024年營收利潤韌性雙增長 國... |
00:00 | 受益于電網建設加速 平高電氣去年... |
00:00 | 安踏集團擬以2.9億美元收購狼爪 多... |
00:00 | 科創板首份2025年一季報出爐 開局... |
00:00 | 阿里巴巴錨定“AI服務商” |
00:00 | 湯姆貓董事長朱志剛:一千個用戶身... |
00:00 | 強強聯合 分眾傳媒擬收購新潮傳媒 |
00:00 | 禾盛新材:推動業務向高附加值領域... |
00:00 | 氫能或將重構能源版圖 |
00:00 | AI有望率先在醫療領域應用落地 |
00:00 | “銀發經濟”撬動高端醫療器械愈發... |
00:00 | 首旅酒店實施“人+數字人”經營策...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