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彬彬
4月23日,華魯恒升在德州召開2017年年度股東大會。在化工行業高景氣背景下,華魯恒升交出上市以來最好的業績:2017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4億元,凈利潤12.2億元。優異的業績吸引了40多位行業研究員和機構投資者來到公司股東大會現場。
多位機構投資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2018年繼續看好華魯恒升業績表現。
凈利超12億元創新高
年報顯示,2017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104.08億元,凈利潤12.22億元,同比分別增加35.15%、39.58%。銷售收入成功突破百億元大關,凈利潤一舉突破10億元,雙雙創出自2002年上市16年以來的新高。
這一歷史性突破,得益于產品價格上漲、項目建設順利推進及公司成本控制的疊加效應。據介紹,2017年公司把握可持續發展和精益化運營兩條主線,加快項目建設,傳統產業升級及清潔生產綜合利用、空分裝置節能技術改造等項目順利建成投產,實現了三大煤氣化平臺互連互通,平臺規模、運行效率和安全性能大幅度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華魯恒升本屆股東大會還選舉了新一屆董事會成員,其中,原萬華化學董事長丁建生在此次選舉中正式加盟華魯恒升董事會。
資料顯示,丁建生在化工領域知名度極高。作為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獲得者,丁建生在擔任萬華化學董事長期間,帶領萬華改變了全球MDI產業格局,引領了中國聚氨酯產業發展。2016年10月份,萬華化學公告稱,丁建生因年齡原因,不再擔任公司董事長,仍擔任董事職務。
對于丁建生進入華魯恒升董事會,華魯恒升董事長常懷春表示,“萬華化學在丁建生帶領下由一個合成革公司發展成為令人仰慕的企業,萬華化學的成功對我們公司有很好的借鑒意義。他進入我們董事會,相信對我們企業未來發展一定會有很好的指導意義”。
多家機構持續加倉
在華魯恒升2017年取得優異成績之后,公司2018年一季度也上交了優異的答卷。
一季報顯示,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4.38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39.8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34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133.91%。公司2018年業績繼續向好,吸引了不少投資者關注。
在華魯恒升股東大會現場,有機構投資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華魯恒升2017年業績不錯,2018年一季報繼續向好,目前我們已經持有華魯恒升股票,未來還會繼續持有。”
無獨有偶。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末,華魯恒升前十大股東合計持股占比達50.44%,社保基金、保險和基金機構合計占七席,合計持股占比已達12.96%。其中,保險機構占四席,合計持股6.75%;社保基金席位持股合計達5.16%。對比2017年年末,多個保險、社保、基金席位仍在繼續加倉。其中,全國社保基金一一七組合加倉后持股比例從1.98%增至2.47%,中國人壽保險個人分紅持股比例從0.96%增至1.64%。新上榜的股東中,太平人壽保險個險分紅、中國人壽保險普通保險產品在加倉后分別持有公司股份1.58%、1.42%,匯添富價值精選混合基金持股比例為1.05%。
“公司今年的一個重要看點就是50萬噸/年煤制乙二醇項目。”有化工行業研究員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華魯恒升目前5萬噸/年煤制乙二醇項目持續穩定滿負荷生產,產品質量已經獲得下游廠家認可。50萬噸/年乙二醇項目已完成60%,預計將于9月份完工。而從2017年我國乙二醇需求為1440萬噸測算,我國對該產品的進口依賴度接近60%,進口替代空間近900萬噸。由此可見,公司的該項目未來發展空間較為看好。”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