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小米、華為等高端手機全面屏模組的重要供應商,深耕特斯拉和蘋果供應鏈的觸控顯示一體化龍頭企業,長信科技(300088)近日被深交所和安徽證監局聯合舉辦的“走進上市公司”活動選中,來自全國各地的60多名投資者赴蕪湖實地參觀調研長信科技。
證券時報·e公司獨家全程直播了本次交流活動,從公司交流中獲悉,今年前三季度,長信科技收入71.30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長32.93%達到6.08億元,盈利能力高于行業平均水平。若四季度能如預期般保持增長勢頭,今年公司利潤有望達到2010年上市時利潤的10余倍,創歷史新高。
三大業務板塊穩健增長
公司董事長高前文首先將長信科技的業務情況娓娓道來。公司于2010年在創業板上市,登陸資本市場后,長信科技通過并購贛州德普特公司等將業務延伸到觸控模組,發展中小尺寸的觸控顯示一體化業務,同時,公司的面板減薄業務也隨著消費電子產業的發展而崛起。
到2014年,長信科技從與特斯拉合作起步,開始發展車載等中大尺寸的觸控顯示一體化業務。除特斯拉外,目前公司還獨供比亞迪唐、宋、秦等國內、國際新能源車型,并間接進入了福特、大眾、菲亞特等國際汽車供應鏈。今年車載等中大尺寸觸控屏業務發展迅速,有望為長信科技貢獻10億元左右的營業收入。
聽完簡單介紹后,投資者參觀調研了蕪湖本部的三大事業部產線。高前文用“分秒必爭”形容目前公司的研發和項目建設進展。長信科技目前正以自有資金投入“觸控顯示模塊—智能穿戴項目(柔性OLED)”,他認為,隨著國內廠家的發力,柔性OLED是未來的大趨勢。預計未來一兩年內,柔性OLED的市場占比將提升至50%左右。基于這個判斷,公司切入了國際最高端消費電子客戶的智能穿戴產業鏈,目前中試線已經投入試產,其他產線正在建設中,預計明年中期進行量產。同時,今年硬屏OLED顯示模組已實現批量出貨。
從中長期看,長信科技ITO導電玻璃業務保持平穩增長,其他三大業務也穩健發展。高前文表示,盡管國內汽車市場目前有些低迷,但汽車保有量、汽車的智能輔助駕駛和車載觸摸屏尺寸的增大,中大尺寸的觸控顯示一體化產品仍有很大的空間。全球手機市場,雖然從去年第四季度起有所下滑,但向中高端品牌集中的趨勢愈加明顯,這和公司定位中高端的戰略打法完全相符,目前東莞德普特產銷兩旺,供不應求。此外,在TFT減薄業務上,公司的技術裝備和成本管控能力也為公司和客戶創造了實實在在的價值。
易主不改主業初心
近期,安徽省最大的國資運營公司安徽皖投集團入主長信科技,通過旗下安徽鐵路基金控制的鐵元投資以“協議受讓+表決權委托”的方式獲得長信科技控制權。長信科技由此成為皖投集團旗下第一家上市平臺。
高前文在回應股東追問時坦言,上市公司運營非常好,但在近期股市波動、股東持股市值縮水、市場融資收緊的大環境下,原控股股東即管理層持股平臺(新疆潤豐)出現質押危機。自從2010年公司上市以來,長信科技的控股股東新疆潤豐和董監高人員均未減持,反而在二級市場大手筆增持,增持成本遠高于當前股價。此前長信科技計劃重組比克動力,管理層質押股權參股比克動力以增強對上市公司控制,但該重組最后終止,這些都導致了包括高前文在內的管理層遭遇質押危機。
“比克和特斯拉電池的技術路線相同,當時新能源汽車產業一片大好,又是安徽重點發展的產業,公司真的看好動力電池。我們個人也投了比克動力”,回顧收購比克動力的決策時,高前文向投資者檢討:現階段是“套著”了,后續能否時間換空間,還需拭目以待。目前,長信科技和比克動力的股權合作不會再向前推進,但作為比克動力重要股東,長信非常支持比克動力等參股公司通過科創板或并購重組等形式走向資本市場。
高前文表示,后續對于外延式發展將“慎之又慎”,會緊緊圍繞公司的優勢業務進行內涵增長,“專注、心無旁騖的發展主業”。在聽到現場有投資者對于長信科技的易主“惋惜”時,公司回應稱,現代生產生活中都離不開長信科技的產品,雖然管理層失去控股權,但如果能借助于現有大股東的實力,對上市公司的發展有利,“就不可惜”。
據悉,此前多地國資曾和新疆潤豐接洽,有意接手長信科技部分股權,安徽國資也是在篩選了十多家公司后屬意長信科技。目前長信科技正在和新大股東探討多方合作的可能性,不排除安徽省國資將通過參與可轉債發行、設立投資基金等方式支持上市公司發展。
23:55 | 寧德時代正式通過港交所聆訊 或成... |
23:55 | 5087家A股公司2024年研發支出總額... |
23:55 | 金杯汽車:爭取早日實現可分配利潤... |
23:55 | 電商巨頭競逐即時零售賽道 行業整... |
23:55 | “廣發鄉村振興專區”交易突破1億...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6家畜牧業上市公司一季度同比扭虧 |
23:54 | AI算力需求驅動A股光通信板塊業績...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公司零距離?新經濟 新動能 | 復宏...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