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楊萌
近幾個月來,在監管部門“鼓勵上市公司開展并購重組”等一系列政策的指引下,A股市場重組上市的案例不斷,而在新能源行業中,ST新梅和愛旭科技的聯姻,最近迎來了頗多關注。
ST新梅1月3日晚發布停牌公告稱,公司正在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擬通過資產置換、發行股份方式購買廣東愛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愛旭科技”或標的資產)100%股權,且本次重大資產重組構成重組上市。
愛旭科技攜新能源資產入駐
據公開資料顯示,愛旭科技經營范圍為研發、生產、銷售太陽能硅片電池;貨物進出口、技術進出口。新梅置業表示,本次公司重大資產重組主要是為了做強主業,增強持續經營能力。通過此次重組,公司的業務領域將得到延伸,進而創造新的利潤增長點,有效增強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
根據具體交易方案,ST新梅擬以其擁有的全部資產、業務與負債(“置出資產”)與愛旭科技股東持有的標的資產的等值部分進行資產置換,標的資產價值超出置出資產價值的差額部分,由上市公司向相關股東以發行股份方式購買。
本次交易完成后,愛旭科技將成為ST新梅子公司。交易對手方陳剛持有上市公司的股份比例初步預計將超過5%,且將成為ST新梅的控股股東與實際控制人。另據天眼查顯示,陳剛為愛旭科技控股股東,持有該公司50.4%股權。
公告稱,交易各方經協商已初步達成一致,現已啟動簽字程序,預計將于1月4日簽署《意向性合作協議》。據披露,愛旭科技的經營范圍為研發、生產、銷售太陽能硅片電池;貨物進出口、技術進出口。2016年至2018年,愛旭科技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5.78億元、19.78億元、40.85億元,實現凈利潤1.01億元、1.06億元、3.53億元。
ST新梅表示,本次重組主要是為了做強主業,增強持續經營能力,若重組順利實施,公司的業務領域將得到延伸,進而創造新的利潤增長點,有效增強上市公司盈利能力。
提到愛旭科技,可能沒有同行業中的其他企業那么知名,但在2018年SNEC展會期間,愛旭發布21.8%的高效PERC電池,將去年的21.5%的效率提升至21.8%,此產品已經成功量產問世并深受國內外市場客戶的青睞。而此次,量產效率22%電池的發布,距離上一次,僅僅過去近百天時間,這是愛旭今年在光伏發電電池效率領域又一次實現新的突破。
原定于今年第四季度發布的單雙面電池量產效率達到22%,愛旭比預期提前1個月時間達標,可以提前實現量產以及供貨。至此,愛旭從9月開始將提供年產量5吉瓦的22%單雙面高效電池。讓組件客戶的組件60片整片不疊加組件技術從310瓦提升到315瓦,72片整片不疊加組件技術從370瓦提升到375瓦。
在當前形勢下,光伏行業從業者談論最多的應該就是如何提質增效,無論是第三批“領跑者”項目的實施還是最近的無補貼項目落地,都離不開高效電池組件技術進步帶來的度電成本降低。
目前,市場化配置資源的核心地位發揮了效能,一方面強化國內市場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另一方面向國內乃至全球市場輸出先進的技術成本及優勢產能,確立中國光伏要走出一條新能源發展的高端路線。
傳統海外高端市場的需求一直以性價比高、供應充足的高效電池為主,而海外新興市場比如東南亞市場的需求主要瞄準度電成本有優勢的PERC電池,而美國,拉丁美洲,澳洲甚至印度中東未來需求將是雙面組件。
愛旭作為全球領先的高效PERC電池制造企業。在廣東佛山、浙江義烏均設有大型生產制造基地,年產高效晶硅太陽能電池5.5吉瓦,其中高效單晶PERC單/雙面電池5吉瓦、高效多晶電池500兆瓦。
去年新能源行業動作頻繁
近年來,隨著我國太陽能行業的不斷成熟發展,頭部企業在實現技術領先和規模擴張的同時,開始進軍資本市場以期為企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目前,江蘇新能、芯能科技、捷佳偉創、上機數控、邁為科技等企業已經成功上市。此外,上能電氣、福萊特、賽伍技術、古瑞瓦特、美暢科技等企業正加速IPO進程。與此同時,晶澳太陽能、協鑫智慧能源、漢能等光伏巨頭也正計劃或推進曲線上市。
2018年7月份,天業通聯披露公告,稱與晶澳太陽能實際控制人簽署《重大資產重組意向協議》,計劃以發行股份方式購買晶澳太陽能100%的股權,晶澳太陽能“歸A”之路由此正式開啟;10月,漢能移動能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決定對持有漢能薄膜發電集團有限公司股票的所有投資人發出私有化要約,收購價格為每股不低于5港元,以現金收購或股票置換,私有化之后公司擬在國內A股上市;11月份,霞客環保發布重大資產置換及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暨關聯交易預案,表示將通過重大資產置換、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方式購買協鑫智慧能源90%股權,“協鑫系”開始間接上市進程。
光伏產業的健康、穩定和可持續發展,離不開充足資金的支持。成功進軍A股資本市場以后,企業將獲得良好的融資環境,有助于實現價值回歸并提高知名度,促進公司的快速發展。
當下,光伏行業處于由拼規模、拼速度、拼價格向拼質量、拼技術、拼效益轉變的新階段,在去補貼依賴的大背景下,以客戶需求為導向,能夠實現終端客戶價值增長和社會效應提升的企業才能獲得更好的成長空間。
15:22 | 蓮花控股召開2025年年中工作會議 |
14:59 | 中指研究院:7月份百城新房均價同... |
14:57 | 禮來又一里程碑式頭對頭研究公布結... |
14:49 | 股份協議轉讓過戶完成 范中華成為... |
14:45 | 外賣平臺集體表態 抵制無序競爭 |
14:45 | 金河生物:AI養寵伙伴“艾寵易”Ap... |
14:44 | 對標Figma 萬興科技孵化Pixso的背... |
14:43 | 富安娜擬斥資5585萬元至1.04億元回... |
14:43 | 天鐵科技孫公司4億元訂單落地 產業... |
13:45 | 奧士康擬加碼投資高端PCB產能 聚焦... |
12:07 | 全球化戰略與合規挑戰平行主題論壇... |
11:38 | 規范運作、提升質效 河北上市公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