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君
在發布2022年營收、凈利雙增年報后的首個交易日,多家券商給予千禾味業“買入”評級。4月10日,國金證券、德邦證券、華泰證券等券商給予千禾味業“買入”評級,認為千禾味業為“零添加”醬油龍頭,看好零添加勢能促進公司渠道與區域拓展加速等。
千禾味業發布的財報顯示,2022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約24.36億元,同比增長26.55%;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3.44億元,同比增長55.3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約3.38億元,同比增長55.29%。對于業績增長,千禾味業表示主要系市場競爭力提升、銷售規模擴大及大額廣告費用支出同比減少。
“去年10月份,海天味業因添加劑‘雙標門”事件鬧得沸沸揚揚。消費者‘談添加劑色變’的大環境讓主打‘零添加’的千禾品牌提升了知名度,給了千禾味業、李錦記等其他頭部品牌彎道超車的機會。”有券商分析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彼時,“要買就買零添加”等詞條登上熱搜,給千禾味業帶來正面影響,疊加第四季度是消費旺季這一因素,線上平臺一度出現千禾味業產品缺貨的情況。
根據財報,2022年的四個季度,千禾味業營收分別為4.82億元、5.33億元、5.39億元和8.83億元,歸母凈利潤為5523.37萬元、6359.85萬元、6853.87萬元和15658.2萬元。第四季度的業績增長尤其迅猛,單季度營收同比增長54.92%,環比第三季度增長63.82%;單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74.96%,環比第三季度增長127.54%。
“千禾味業業績增長和消費者健康意識高漲以及添加劑事件有關,但是現在已逐漸回歸正常,未來業績增長還需尋找其他途徑。”上海至匯戰略營銷咨詢機構首席顧問張戟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已下發禁止食品標簽標注零添加字樣的意見征詢稿,這大概率會成為現實,一旦零添加風口過去,千禾味業還需挖掘新的增長點,但目前還沒有看到提前布局,這需要其對于第二增長品類做出清晰的規劃。
與此同時,券商們也做出風險提示,認為千禾味業或存在食品安全風險;新品放量不及預期;市場競爭加劇等風險。千禾味業也坦言公司可能繼續面臨市場競爭激烈、主要原材料價格波動、食品安全以及募投項目不能實現預期收益的風險。
千禾味業在財報中表示,公司將繼續強化基礎研究,持續提升產品品質,加強產品和渠道布局,提升市場競爭能力。進一步精準控本降費,緩解成本大幅上漲帶來的壓力。
財報發布后,千禾味業發布關于調整公司組織架構的公告稱,公司擬增設一級職能部門市場部,職能包括:組織開展市場調研,制定品牌戰略規劃。
在張戟看來,海天味業等調味品企業全面推出零添加系列產品,會對千禾帶來較大的沖擊,尤其是在三四線等下沉市場,千禾目前的區域覆蓋和渠道拓展還存在不少空白點,“千禾味業的產品線還需要進一步豐富,建立價格梯隊,以更好地實施渠道下沉。”
而千禾味業也在財報中表示,未來將專注在調味品領域發展,聚焦大品類、高端高品質發展戰略,根據消費趨勢和不同市場、不同人群消費需求,精準實施產品和渠道策略。
(編輯 上官夢露)
23:33 | 大商股份將重點完成20家主力門店調... |
23:33 | 立華股份:繼續保持養殖業務穩健增... |
23:33 | 勁仔食品:“一元零食”做成億元大...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廣發銀行拓展綠色金融生態 激活未... |
23:32 | 無人駕駛商用車成港口“新寵” |
23:32 | 新興產業拉動“工業黃金”需求 |
23:32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低空旅... |
23:32 | 外骨骼機器人商業化進程提速 上市... |
23:32 | 民營銀行2024年業績透視:營收普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