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立平
4月8日,嘉澤新能(601619.SH)發布2022年年度報告,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8.41億元,同比增長27.2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35億元,同比下降30.5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5.70億元,同比下降25.65%;基本每股收益0.22元,擬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約0.8元(含稅)。
本期營業收入和總資產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完成對寧柏基金的收購后,裝機容量增加,發電業務收入和資產規模也相應增加。本期凈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公司的電站開發-建設-出售業務雖穩步有序推進,但受疫情干擾,未能在報告期內完成出售電站的股權交易全部流程,導致該業務在報告期內沒有實現收益,因而與上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
年報顯示,在公司發展戰略規劃的指引下,嘉澤新能自“十四五”開始,在新能源發電單一業務板塊的基礎上,大力向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開發-建設-出售、資產管理、基金業務等四個全新業務板塊拓展。通過戰略轉型,目前公司已形成以靈活的項目開發模式為基礎,五大業務板塊協同并進的業務形態。
嘉澤新能表示,公司戰略轉型、五大業務板塊協同、面向全國的管理布局,大大促進了公司各項業務的快速推進。2022年4月公司順利完成了對寧柏基金的收購工作,實現了對寧柏基金投資的全部新能源發電資產的控制和合并報表,加快了公司資產和業務規模的擴張。
從具體業務板塊來看,新能源發電業務是嘉澤新能的核心業務之一。公司通過風電、光伏發電、源網荷儲智能微電網零碳園區、儲能電站、抽水蓄能等多種類型電站的開發、建設、運營,實現發電業務銷售收入。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新能源發電并網裝機容量1926MW,其中:風電并網容量1853MW、光伏發電并網容量67MW、智能微網發電并網容量6MW。在建及待建項目778MW,其中風電項目630MW、光伏發電項目148MW。
報告期內,公司新能源發電業務實現收入17.6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4.07%。
嘉澤新能還表示,公司計劃未來三年繼續推進黑龍江、廣西、吉林等地的產業園區和大基地建設,進一步推動公司在當地新能源項目的開發進度。同時在其他區域推廣在黑龍江的成功經驗,以自主開發為主,結合產業投資與項目開發一體化推進的模式,不斷擴大項目儲備資源,為公司快速、穩健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與此同時,2022年是公司屋頂分布式光伏業務起航的第一年。針對這一業務,公司組建專門的業務團隊,并設立專業化的智慧能源全資子公司來負責開展。公司以中東部經濟發達地區為重點開發市場,采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的運營模式,專注于工商業領域提供分布式解決方案。
報告期內,公司采用渠道合作開發的模式,迅速在“京津冀”“鄂豫皖”以及“珠三角地區”等負荷中心區域布局,實現了分布式光伏業務以點帶面的快速切入。截至2022年底,公司屋頂分布式光伏項目累計并網已達19個,并網容量超過36MW,實現業務收入115萬元。目前公司已備案待建項目191MW,資源儲備項目容量達400MW,項目覆蓋了華北、華東、華南等區域的十多個省份。
值得一提的是,嘉澤新能的新能源發電資產管理業務專注于電站后服務市場,為新能源發電企業提供安全可靠的生產運維、電力交易(售電)、綠電交易、碳資產交易和綜合能源管理等多種服務方式。公司通過提供“全生命周期、全業務范圍、全供應鏈條”的資產管理綜合解決方案,為客戶提升新能源發電資產的運營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增加發電收入。
截至報告期末,公司的資產管理業務規模已達2.57GW,與十幾家國內大型央企、國企、知名新能源民營企業、產業基金等建立了良好合作關系。報告期內,資產管理業務實現服務收入7936.46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85.85%;實現凈利潤1265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6%。
嘉澤新能相關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公司新能源發電業務、屋頂分布式光伏業務的開發和運營規模不斷增長,為公司電站出售業務的持續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發電業務、屋頂分布式光伏和電站出售業務規模的不斷增長,也為資產管理業務帶來了持續增量。
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嘉澤新能的經營模式在新能源市場如火如荼的背景下實際上是在延伸產業鏈和進行產業鏈垂直整合,除了可以強化自身的產業鏈穩固性、增強抗市場風險與抗行業波動能力外,還可以獲得行業整合利潤和提升企業的盈利能力,讓企業發展更為穩健與可持續。
(編輯 李波)
08:29 | 天地在線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 |
23:34 | 尋找第二增長曲線? 火鍋巨頭海底... |
23:34 | 老鋪黃金擬配股融資逾27億港元 80%... |
23:34 | 美的集團與海信集團建立戰略合作 ... |
23:34 | 硅料資產布局再收縮 弘元綠能擬轉... |
23:34 | 廣發銀行堅持服務大局 踐行使命更... |
23:34 | 多家A股養殖公司披露4月份銷售數據... |
23:34 | 2458家A股公司發布2024年度ESG報告... |
23:3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北京監管局... |
23:34 | 防內卷 提升競爭力 | 輪胎產業:突... |
23:33 | 私募證券產品備案量連續兩個月破千... |
23:33 | 年內ETF凈流入額約2500億元 股票型...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