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萬晨曦
5月15日下午,富邦股份召開2023年度股東大會,公司董事長王仁宗、董事會秘書易旻及一眾公司股東出席。
“2023年,公司迎來營收、凈利雙增長的局面,農化助劑與肥料業務行穩致遠,新板塊生物農業布局再謀突破,數字農業業務落地有序推進,公司正通過三大業務板塊的資源鏈接和價值共創,構建“種肥藥+生物技術+數字化”的現代農業生態。”王仁宗在會上表示。
數字農業進展有序推進
率先開發出新型農化助劑產品
富邦股份主要布局三大業務板塊,分別為農化助劑與肥料業務、生物農業業務以及數字農業業務。
財報顯示,2023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49億元,同比上升23.72%;2024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16億元,同比增長27.84%,凈利潤2620.04萬元,同比增長37.74%。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數字農業逐漸受到市場關注。
股東大會上,《證券日報》記者就公司在數字農業方面的進展情況進行提問,王仁宗回復道:“目前,富邦股份逐步形成了包括土壤檢測評價、科學種植規劃、智能滴灌決策、水肥一體化、在線種植管理等在內的數字農業產品與服務。”
王仁宗介紹,去年,數字農業產業園一期項目建設有序推進,已建成園區面積約620畝,建成以色列進口溫室大棚30畝、國產壽光大棚20畝、冬暖棚25畝和避雨大棚60畝,同時建成了苗圃服務室、灌溉室、包裝與冷藏室等配套建筑。
此外,公司緊緊圍繞種植業物聯網、土壤及水分大數據、作物養分模型、土-肥-水-養分-作物一體化等數字農業技術,打造了“土壤檢測&土壤大數據+CMA+AI”“水的精準灌溉+AI”“產量預估AI”等數字服務模式。
“在農化助劑與肥料業務方面,公司去年取得的成果都有哪些?”一位投資者在現場提問道。
王仁宗回應稱:“公司通過技術與產品創新,率先開發出更加低碳化、綠色化、高效化的新型農化助劑產品。”
新板塊生物農業持續投資布局
重視“先局先動”構建需求導向產品策略
股東大會上,眾多投資者高度關注公司在新板塊生物農業布局情況。
王仁宗介紹,公司通過并購湘渝生物實際已持有其59.50%的股權,并將其納入合并報表范圍。借助湘渝生物自身優勢及湘渝生物在研發、生產和銷售方面的經驗,為公司在生物刺激素、中微量元素與傳統肥料相結合的研發創新中注入活力,同時為公司在微生物、海藻萃取物與增值肥料的結合、生物發酵等現代生物技術領域提供多元化的解決方案;公司還通過并購康欣生物,目前已持有其80%的股權,并將其納入合并報表范圍。
此外,公司與中國農業大學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陳三鳳教授團隊就“禾本科固氮菌及綜合運用技術”全面開展項目合作,且基于相關產品,當前正通過中國農科院以及各省級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在全國范圍內布置驗證示范實驗。
公司在農業微生物禾本科固氮、根結線蟲防治新產品目前進展也受到現場多位投資者關注。
王仁宗表示,目前,公司重點投入兩者開發與產業化,且均已進入試生產階段。公司將農業用微生物禾本科固氮產品中的功能微生物定殖在作物體內,將大氣中的氮轉化為可吸收的氨,從而減少化肥的使用,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并抑制一些土傳病害的發生。
公司擬通過建立高通量篩選殺線蟲芽孢桿菌體系;發掘對根結線蟲高毒力的芽孢桿菌菌株;并通過盆栽和田間防效測試檢測芽孢桿菌制劑對線蟲的防治效果,從而篩選出可在田間高效防控根結線蟲侵染的芽孢桿菌。
對于投資者關注的構建需求導向的產品策略,王仁宗回復道:“公司一向重視“先局先動”,基于全球化布局的優勢與對全球化肥產業的深刻理解,較早地依據各國產業發展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了新產品研發與技術儲備。”
王仁宗進一步表示,一方面,公司將通過技術與產品創新,立足客戶在環保、綠色化方面的新需求,不斷提升產品競爭力,在行業競爭中搶占優勢。另一方面,公司將搶抓行業轉型升級機遇,瞄準客戶增量需求市場,率先向客戶提供更加低碳化、綠色化、高效化的新型農化助劑產品,推動行業整體水平的提升。
展望未來,王仁宗表示,公司將依托全球一體化運營,深耕農化助劑市場;加強生物農業應用場景打造,聚焦業務生態建設;積極運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同源重組等技術,利用分子生物學、合成生物學等方法,在生物農業領域不斷展開研發與技術創新。
“公司將進行廣泛的田間試驗、積累技術創新經驗、量化數據分析,為新產品的開發創造條件;積極探索將微生物技術運用到助劑、肥料等領域,開發出更加低碳化、綠色化、高效化的新型農化產品。”王仁宗說。
(編輯 王江浩)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 |
23:4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上市公... |
23:49 | 童顏針變強心針 江蘇吳中業績創近5... |
23:48 | 5月份券商金股漸次登場 科技、消費... |
23:48 | 首只險資私募證券基金重倉股揭曉 ... |
23:48 | 4月份私募機構調研熱度攀升 電子與... |
23:48 | 衍生品工具創新不斷 期貨市場持續... |
23:48 | 今年以來多地清退失聯、空殼小貸機... |
23:48 | 外骨骼機器人“出圈” 上市公司助... |
23:48 | 記者觀察 | A股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總... |
23:48 | A股上市公司2024年“成績單”出爐...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