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喬宇
或許在資本市場上,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4月18日,瑞幸咖啡宣布,已于2018年11月完成的B輪融資基礎上,額外獲得共計1.5億美元的新投資,其中貝萊德(BlackRock)所管理的私募基金投資1.25億美元,瑞幸咖啡投后估值29億美元。
對于瑞幸咖啡而言,貝萊德絕非陌生的名字。公開數據顯示,貝萊德同為瑞幸咖啡公認的“死對頭”星巴克的最大主動投資人。
IPO前夕布局彰顯投資信心
對手可以競爭合作,星巴克投資人投資瑞幸引發(fā)市場遐想。
“競爭對手是相對的,資本看中的仍然是回報率。”中國食品產業(yè)分析師朱丹蓬對《證券日報》記者談到,對于貝萊德而言,投資星巴克與投資瑞幸之間并無沖突。
老虎證券投研團隊亦告訴《證券日報》記者:“貝萊德旗下不同區(qū)域不同策略的基金有上千只,旗下也有專門募集為亞太和新興市場的基金。投資瑞幸咖啡的貝萊德只是旗下一只PE(私募股權投資),跟持股星巴克的基金是相互獨立的。”
老虎證券投研團隊方面談到,從合規(guī)的角度來看,HF一般只是給PE一些研究支持,出于避免內幕交易的考慮,一般不會參與投資決定。
瑞幸咖啡上市傳言或為貝萊德此次投資瑞幸咖啡的一個考量。老虎證券方面談到:“今年以來IPO行情火爆,貝萊德長于二級市場投資,在瑞幸咖啡上市前投資也暗示著對該公司上市后的操作具有信心。”
此外,對中國市場的看好或亦為貝萊德此次投資瑞幸咖啡的一個重要原因。據老虎證券方面談到,貝萊德日前任命前廣發(fā)證券香港的CEO為中國地區(qū)CEO,這或許意味著貝萊德也有意加強中國市場的業(yè)務。近期財報后的電話會議里,貝萊德高管亦提到了中國地區(qū)高速增長。
上海社科院互聯(lián)網研究中心李易則對《證券日報》記者指出,目前難以尚判斷貝萊德投資瑞幸咖啡的真正意圖。“但即便星巴克投資人投資瑞幸咖啡,這個動作也并非難以理解。”李易談到,與其讓瑞幸咖啡的成長持續(xù)對星巴克造成沖擊,進而干擾后者股價,不如主動出擊參與投資,尋求利于的最大化。
“甚至如果將來有一天,星巴克收購了瑞幸咖啡也不會令人覺得意外。”李易指出,“這本來就是資本的游戲”。
李易認為,對于瑞幸咖啡而言,拿到來自貝萊德作為星巴克投資人的投資也是令人欣慰的。一方面來看,IPO前夕,瑞幸咖啡需要這一筆資金進來;另一方面來看,貝萊德的資金進來也意味著瑞幸咖啡得到了咖啡行業(yè)成熟投資者的認可。
國內咖啡市場仍處“戰(zhàn)國時代”
朱丹蓬對《證券日報》記者談到:“資本是逐利的,貝萊德投資瑞幸的根本原因仍在于對于瑞幸咖啡互聯(lián)網基因的模式,乃至中國咖啡市場發(fā)展前景的看好。”
在朱丹蓬看來,瑞幸咖啡的目標客戶在于新生代消費者,瑞幸咖啡的經營模式能夠解決此類消費者的兩個痛點。一個是降低了咖啡體驗的成本,“讓利傳播的模式也使瑞幸快速找到了它的客戶群。”另一個為通過寫字樓門店與物流服務相結合的方式,增加了消費者購買咖啡的快捷性和便利性。
至于貝萊德投資瑞幸咖啡后,星巴克以及瑞幸咖啡之間是否會有合作的可能,朱丹蓬認為“可能性不大”。
朱丹蓬進一步談到,星巴克以及瑞幸咖啡的目標消費群體是不同的,星巴克主打品牌調性,而瑞幸咖啡則更加務實主打白領階層。“事實上從咖啡產品的屬性來看,雙方應該是互補的,并沒有過多實質性的競爭關系。”
目前來看,咖啡產業(yè)在中國存有較大潛力一事已成共識,但不可忽略的是,在這個市場中正在出現越來越多的競爭者,星巴克一家獨大的格局逐漸被瓦解,從主打咖啡的瑞幸咖啡以及連咖啡橫空出世,再到奈雪的茶、喜茶等軟飲品牌入局咖啡領域,甚至面包品牌原麥山丘也正在對咖啡領域進行試探。
“咖啡產業(yè)仍處在風口,目前來看這個市場并非飽和,擁擠度并不高,未來或將有越來越多不同渠道、不同場景、不同消費層級的咖啡品牌參與競爭,我國的咖啡產業(yè)也能夠在此期間逐步擴容并走向成熟。”朱丹蓬指出,五年以后,我國咖啡行業(yè)可能會形成比較穩(wěn)定的品牌格局,但目前來看“仍屬戰(zhàn)國時代”。
多地召開“新春第一會” 高質量發(fā)展、改革創(chuàng)新等被“置頂”
隨著春節(jié)假期結束,全國多地在蛇年首個工作……[詳情]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chuàng)新拓寬多元市... |
23:49 | 探尋產業(yè)發(fā)展“新引擎” | 上市公... |
23:49 | 童顏針變強心針 江蘇吳中業(yè)績創(chuàng)近5... |
23:48 | 5月份券商金股漸次登場 科技、消費... |
23:48 | 首只險資私募證券基金重倉股揭曉 ... |
23:48 | 4月份私募機構調研熱度攀升 電子與... |
23:48 | 衍生品工具創(chuàng)新不斷 期貨市場持續(xù)... |
23:48 | 今年以來多地清退失聯(lián)、空殼小貸機... |
23:48 | 外骨骼機器人“出圈” 上市公司助... |
23:48 | 記者觀察 | A股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總... |
23:48 | A股上市公司2024年“成績單”出爐...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