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敏
近日,互聯網醫美平臺新氧公布了最新版本的招股說明書。數據顯示,公司凈利潤由2016年的虧損8100萬元轉變為2018年凈利潤約5500萬元。
招股書顯示,新氧通過提供透明的信息來轉變快速增長但缺乏透明性和規范度的中國醫美市場,并建立起一站式平臺,幫助用戶更加便捷地發現優質的服務。
另外,招股書介紹,公司的未來戰略是豐富內容以提升行業透明度、人工智能與其他技術的創新與應用、與服務商合作提供更多增值服務、提高品牌知名度拓展獲客渠道、進入其他消費醫療板塊拓展新用戶群體。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我國醫美市場發展前景較好,但也存在高度分散、競爭激烈、從業者魚龍混雜等問題。未來,新氧能否借助互聯網醫美平臺,推動行業“良幣驅逐劣幣”,值得關注。
不斷增長的醫美市場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2018年醫美服務行業總收入規模達到1217億元人民幣(約合177億美元),自2014年至2018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3.6%,預計行業收入規模到2023年將達到3601億元人民幣(約合524億美元),2018年至2023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進一步提高至24.2%。伴隨著行業的快速增長,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發展最快的醫美服務市場之一,2017年市場規模排名全球第二,到2021年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醫美服務市場。
在巨大的市場前景下,包括阿里、京東、美團都紛紛介入這一領域。而成立于2013年、從醫美社區起家的新氧,如今邁上了IPO之路。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調研,2018年通過新氧平臺促成的醫美服務交易總額為21億元人民幣(約3.1億美元),占當年線上預約醫美服務交易總額的33.1%。
新氧發布的招股說明書顯示,由于公司的用戶群體高度活躍,對醫美服務供應商而言,新氧的獲客效率比其他線上渠道更高。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調研,醫美服務供應商透過線上醫美服務平臺的獲客支出占所有線上渠道獲客總支出的比例從2014年的0.9%增加至2018年的7.0%,預計2023年將達到25.6%。
新氧收入主要來自向醫美服務供應商收取信息服務費和預約服務費。公司總收入從2016年的人民幣4909萬元,躍升至2017年的2.593億元,增速高達428.2%。2018年收入進一步增長138.0%到6.172億元(約合8,980萬美元)。2018年公司的凈利潤為人民幣5508萬元(約合800萬美元),相比之下,2017年凈利潤為1720萬元,而2016年為凈虧損8100萬元。
分散的市場
盡管市場前景很廣,但中國的醫美服務行業高度分散且競爭激烈。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2018年中國有大約10000家醫美服務供應商。此外,中國的私立醫美機構緊跟美容潮流,積極發展專科特長,成為中國醫美服務行業發展的主要推動力。在私立機構中,排名前五位的市場參與者僅占市場總規模的7.4%。
“信息不透明是行業、尤其是消費者在選擇時的一個痛點。”一位醫美行業人士向記者表示。
而包括新氧,阿里、京東、美團在內,都希望通過互聯網的形式實現消費的透明化。
醫美消費重決策,消費者有醫美需求后,往往會在第三方平臺搜尋海量歷史評價,然后網上下單、價格透明;與傳統方式相比,優質機構在新氧的營銷成本大大降低。
新氧發布的招股說明書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的美麗日記(消費者發布的整形博文,同一項目不同恢復階段用圖文更新狀態)已經累積200多萬篇。平臺還鼓勵用戶對服務供應商進行評分、評價,并分享他們的體驗。公司相信平臺上的用戶生成內容、評分和評價將會激勵醫美服務供應商改善服務。
連續注資新氧的經緯中國合伙人王華東表示,上市后新氧可以接受更多來自資本、社會、用戶和行業的監督,反向推動公司進一步關注與挖掘用戶和社會價值,專注于加強平臺信息和服務的可信度、透明度以及專業度的建設,正向推動行業發展,激發更多醫美行業賽道內參與者的踴躍熱情,提振消費醫療行業和從業者的信心。
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隨著中國醫美市場的增長,消費者逐漸成熟,互聯網醫美平臺會讓這個市場越來越透明化。新氧的盈利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為,大眾對高端醫美服務的需求正變得有市場,從而實現“良幣驅逐劣幣”。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 |
23:4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上市公... |
23:49 | 童顏針變強心針 江蘇吳中業績創近5... |
23:48 | 5月份券商金股漸次登場 科技、消費... |
23:48 | 首只險資私募證券基金重倉股揭曉 ... |
23:48 | 4月份私募機構調研熱度攀升 電子與... |
23:48 | 衍生品工具創新不斷 期貨市場持續... |
23:48 | 今年以來多地清退失聯、空殼小貸機... |
23:48 | 外骨骼機器人“出圈” 上市公司助... |
23:48 | 記者觀察 | A股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總... |
23:48 | A股上市公司2024年“成績單”出爐...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