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4月28日,備受矚目的“雙品網購節”正式啟動,京東作為品質電商的代表展開了大量令消費者“心動”的市場活動,一直持續到5月10日。期間有綜合促銷、品類專場、品牌專場及節日促銷等多種類型促銷,包括雙品節五一大促、雙品節PLUS會員日、健康超級品類日、女裝超級品類日、家電巔峰24小時、京東家裝節等系列促銷活動,可謂高潮迭起。
“雙品網購節”是由國家商務部會同國家郵政局、中國消費者協會等機構發起,組織主要電商平臺和郵政快遞企業,以倡導品牌消費、品質消費為目標開展的活動。“雙品網購節”是電商領域落實“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重要舉措,對于推動城鄉居民消費升級、加快行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除了讓消費者享受實惠的促銷活動,京東還將將在“雙品網購節”期間發布《中國品牌消費趨勢報告》、《助力中國品牌成長計劃》等。京東將聯合中國品牌尋找新的消費增長點,通過強大的零售基礎設施助推中國品牌的成長。
作為國內領先的零售平臺,京東長期以來始終把品質作為生命線,把為消費者帶來最優購物體驗作為核心。自2017年國家設立“中國品牌日”以來,京東高度關注,在助力中國品牌成長、推動品牌品質消費方面持續發力。京東對于雙品網購節倡導的品牌品質的方向高度認同,并積極推動實施。
經過十幾年的電商實踐,京東平臺積累了海量優質數據,通過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為上游的制造企業提供更加精準、高效的支持,在幫助品牌企業提高銷量的同時,更提升其設計、生產、營銷的柔性和效率。
在京東平臺上,大量優秀品牌,特別是國產品牌不僅占據銷量榜的前端,更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從近三年京東平臺的銷售數據看,在家電品類中,國產品牌的銷售額年均增長超過70%。京東通過整合技術、倉儲、供應鏈管理等多方面能力,推進與供應商的產業協同,幫助品牌商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京東平臺以自營B2C模式為主,在業內首倡品質電商的理念,通過專業買手采購優質商品,摒棄低端假冒偽劣商品,堅持與上游優秀品牌商合作,在促銷活動中突出優秀品牌,扶持有品牌歷史、研發原創能力強和品質過硬的廠商,幫助品牌商發展。京東自營商品的供應商中,90%為生產廠家或總代理商。對于平臺商家,也采取“嚴進嚴管”,重點品類100%要求品牌廠商對商家授權和背書。這種理念與模式,有利于提升制造業的產業門檻,有利于上下游產業鏈形成“良幣驅逐劣幣”的“正向選擇”,有利于實體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隨著中國品牌商品的轉型升級,消費者對于中國品牌的認知及購買品類的范圍越來越廣泛,消費者對中國品牌品質的信任度不斷提升。京東大數據顯示,18-25歲年輕人群體的購買力逐漸被釋放,開始展現出巨大的消費潛力,成為消費新增長點的主力人群。值得注意的是,小鎮青年呈現出較都市青年更高的消費潛力,對于品牌品質的關注度持續提升。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前所長任興洲認為,通過高品質服務來促進消費平穩增長需要從三方面入手,第一是商品多樣化,第二是以消費者為中心,第三是消費者權益。毋庸置疑,品質服務最終體現在商品和服務上,落實到商品和服務本身的質量,是企業的根本。“以消費者為中心,與細分市場相匹配,企業針對消費者精準地進行供需匹配。”
“對于現在的中國零售業來說,服務創新至關重要,提升服務品質勢在必行。”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認為,正是因為持續不斷的服務的創新和服務品質的提升,使中國的零售企業從原本小的服務創新、細節的服務創新完成從量的積累到質的轉變。
京東集團副總裁曲越川表示,商務部推動的“雙品購物節”將對于提升城鄉居民消費品質、培育新的消費增長點、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發揮重要作用。京東集團將深入貫徹品質、品牌的理念與精神,發揮線上企業技術和數據等方面優勢,賦能品牌企業,助力他們提升數字化能力,并通過在商業基礎設施的持續投入,降低流通成本,反哺制造業;同時繼續堅持正道成功的經營理念,配合國家相關部門,加強誠信體系建設,維護有利于品牌企業發展的良性商業生態,為適應和引領消費結構升級、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做出的貢獻。
17:38 | 中船應急:截至2025年4月30日公司... |
17:38 | 中牧股份:5月19日將舉行2024年度... |
17:38 | 中洲特材:二級市場股價波動受市場... |
17:38 | 珠江鋼琴:關于聘任公司副總經理的... |
17:37 | 神馳機電:公司目前不涉及機器人及... |
17:37 | 石頭科技:累計回購公司股份67000... |
17:37 | 蜀道裝備:公司主營業務是為客戶提... |
17:37 | 泰恩康:5月12日將舉行2024年度網... |
17:37 | 天普股份:5月16日將舉行2024年度... |
17:37 | 天味食品:4月份公司未實施回購 |
17:37 | 萬邦醫藥:5月16日將舉辦2024年年... |
17:37 | 仙琚制藥:關于收到炔雌醇環丙孕酮...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