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截至4月29日晚8點,約3400家公司披露了2018年年報,合計實現營業收入43.91萬億元,同比增長12.79%;合計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45萬億元,同比增長2.67%。
分板塊看,滬深主板公司凈利潤略增,中小板和創業板表現不佳。據統計,中小板公司凈利潤同比下滑22.38%;創業板凈利潤大幅下滑64.81%。
行業方面,建材、石油石化、鋼鐵、食品飲料、商貿零售等行業公司增長明顯,成為2018年度上市公司整體業績提升的主要動力。
中小創業績或見底
滬深主板公司2018年度業績明顯增長。據統計,滬、深主板公司2018年度營收同比增速分別為13.06%和9.87%。中小板和創業板營收分別同比增長16.58%和15.01%,但凈利潤表現不佳,同比分別下滑22.38%和64.81%。
光大證券研報指出,中小創或接近業績底。融資環境改善,商譽減值壓力減輕,2019年中小創企業有望迎來較好表現。
廣發證券指出,商譽減值是創業板企業的“達爾摩斯之劍”,2018年報季風險繼續釋放。國盛證券認為,從盈利周期的角度看,創業板或在2018年年報迎來歷史低點,2019年將逐季改善。
數據顯示,在上述約3400家公司中,1988家公司2018年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976家公司凈利潤增速在30%以上,384家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100%以上。海航投資實現營業收入2.70億元,同比增長179.09%;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49億元,同比增長2682.66%,位居滬深兩市凈利潤同比增速首位。海航投資表示,報告期公司完成了上海前灘項目公司的股權轉讓,實現投資收益約4.56億元。
三特索道、沙河股份、紫天科技、山西焦化、魯億通等10余家公司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均超過10倍。
大消費等行業增速領跑
從行業情況看,數據顯示,建材、餐飲旅游、房地產、石油石化、醫藥、輕工制造、計算機、電子元器件、機械等行業企業營收增速均超過15%。凈利潤增速方面,建材、石油石化、鋼鐵、食品飲料、商貿零售等行業歸母凈利潤增速均在15%以上。
光大證券指出,石油石化、水泥、基礎化工等行業受益于產品價格提升,食品飲料行業則受益于高端白酒需求較好,通過提價和調整產品比例獲得高增長。煤炭、鋼鐵價格表現平穩,煤炭行業受益于鋼鐵開工率較高,焦煤需求旺盛。
建材行業歸母凈利潤增速達60.03%,排名首位。中銀國際證券認為,在水泥板塊的帶動下,建材板塊2018年整體業績向好。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水泥產量21.8億噸,同比增長3%。國信證券指出,供給端嚴控,水泥市場持續高景氣。
福建水泥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29.47億元,同比增長60.6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37億元,上年同期虧損1.52億元。福建水泥表示,核心市場供需關系改善,商品平均售價提升。同時,運營管理、市場營銷管理有所提升,商品銷量增長23.33%。
石油石化行業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為57.22%,鋼鐵行業歸母凈利潤增速為29.57%。以重慶鋼鐵為例,公司2018年度實現營業收入226.39億元,同比增長71.0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88億元,同比增長458.57%。重慶鋼鐵表示,產銷規模提升,鋼材價格上漲。
傳媒、農林牧漁、機械、通信、計算機等行業歸母凈利潤增速下滑均超過30%。汽車、家電板塊歸母凈利潤增速下滑均超過10%。其中,傳媒板塊遭遇“滑鐵盧”,歸母凈利潤增速下滑145%。
以奧飛娛樂為例,2018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8.40億元,同比下降22.0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16.30億元,上年同期為盈利0.90億元。對于業績下滑的原因,奧飛娛樂表示,計提了資產減值約14.95億元。
申萬宏源指出,傳媒板塊受行業監管環境變化以及商譽減值等因素影響,2018年年報業績表現較差。傳媒板塊的業績拐點仍需等待,主要關注行業監管政策、產品上線周期和商業模式創新對盈利的影響。
5G即將商用使得通信行業關注度提升。申萬宏源認為,2018年是通信板塊行業盈利能力低點,預計2020年5G投資進入產業鏈業績兌現階段。
警惕商譽減值風險
大批公司業績“爆雷”成為2018年年報的顯著特征,虧損公司數量、虧損金額均創新高。
數據顯示,截至4月29日20時,361家公司年報虧損,占比達到10.59%,同比增長83.67%。虧損總金額合計2575.7億元,而2017年同期為虧損1025億元。虧損超過1億元的公司275家;虧損超10億元的公司80家;虧損超30億元的公司15家。
天神娛樂有望拿下年度“虧損王”。公司此前披露的業績快報顯示,2018年歸母凈利潤為虧損75.22億元,上年同期盈利10.20億元。
在2018年度三季報中,天神娛樂預計2018年度凈利潤還是正值。1月30日,天神娛樂修正了業績預告,預計虧損73億元至78億元。公司表示,對企業合并形成的商譽進行了減值測試,預計計提商譽減值準備約為49億元;公司或其子公司以劣后級合伙人身份參與設立并購基金。投資標的經營業績不及預期,經初步評估測算,預計計提減值準備8.2億元,預計承擔超額損失15億元;對聯營、合營企業及其他參股公司股權投資進行了減值測試,對股權投資預計計提減值準備約為7.5億元。
商譽減值成為2018年年報眾多公司虧損的重要原因。2018年11月16日,證監會發布了《會計監管風險提示第8號——商譽減值》,明確要求企業定期或及時進行商譽減值測試,至少每年年度終進行減值測試。
2015年是并購重組的高峰年,對賭協議業績承諾期一般為3年-4年,大量的并購承諾于2018年到期。數據顯示,2018年三季度末,A股公司商譽額創下歷史新高,達到1.45萬億元。
數據顯示,截至4月29日20時,788家公司公告了商譽減值,商譽減值合計達到1281.57億元。而2017年A股公司商譽減值損失只有367.04億元。
33家公司商譽減值超過10億元。東方精工、掌趣科技、人福醫藥、聯建光電、大洋電機和聯創互聯的商譽減值超過20億元。
東方精工以38.9億元的商譽減值居前。公司表示,收購的普萊德2018年凈利潤虧損2.19億元。根據評估報告,截至2018年底,全部商譽的賬面價值為41.42億元,需計提商譽減值準備為38.48億元。此外,報告期內公司對收購百勝動力股權形成的商譽計提減值準備金額3824萬元。
公司表示,所有原股東方對普萊德2016年-2019年共計四年的經營業績做出了承諾。在普萊德未達到所承諾的業績的情況下,按照協議,普萊德原股東應按約定對東方精工進行業績補償。如業績補償到位,一定程度上能夠降低商譽減值對公司的不利影響。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提醒,要注意上市公司商譽減值風險。過去幾年并購重組較多,存在計提商譽減值風險。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 |
23:4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上市公... |
23:49 | 童顏針變強心針 江蘇吳中業績創近5... |
23:48 | 5月份券商金股漸次登場 科技、消費... |
23:48 | 首只險資私募證券基金重倉股揭曉 ... |
23:48 | 4月份私募機構調研熱度攀升 電子與... |
23:48 | 衍生品工具創新不斷 期貨市場持續... |
23:48 | 今年以來多地清退失聯、空殼小貸機... |
23:48 | 外骨骼機器人“出圈” 上市公司助... |
23:48 | 記者觀察 | A股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總... |
23:48 | A股上市公司2024年“成績單”出爐...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