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A股上市銀行2017年度的分紅實施接近尾聲,在經歷了股價跌跌不休的陰雨連綿之后,銀行板塊的投資者們終于等來了真金白銀的夏季“紅包”。
截至目前,A股上市銀行中,25家銀行合計完成派發稅前紅利3791億元,分紅金額再創歷史新高;其中10家年度現金分紅比例超過30%;行業整體相對低估值加上高分紅,抬高了銀行業股息率,部分國有行股息率已逼近5%。但業內人士表示,分紅喜人形勢之下,不應忽視經濟增長預期對銀行資產質量及估值水平的影響。
中央匯金獲得可觀分紅
在上市公司分紅季,銀行股是當仁不讓的主力軍。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24日,除南京銀行尚未實施分紅方案外,A股25家銀行累計發放了3791億元的2017年度分紅款(稅前,下同),額度創下歷史新高。
其中,工農建中交五大行派發2895億元,占到總分紅金額的76.37%。當前,25家銀行共有股東戶數近590萬,由于銀行推出的分紅方案中,均采用了現金分紅,這也意味著,近590萬股東可以瓜分約3791億元紅包。
而作為國有四大行工農建中的第一大股東,中央匯金(含中央匯金投資、中央匯金資管)獲得的2017年度分紅可觀。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中央匯金累計持有工行1247.32億股、農行1312.61億股、建行1432.83億股、中行1902.72億股,按披露的分紅實施情況看,匯金公司將分別獲得工行約299億元、農行約236億元、建行約416億元、中行約343億元——合計高達1294億元,占到了A股銀行分紅總額逾三成。
Wind數據顯示,共有17家銀行2017年度分紅總額比上一年度有所增長,常熟、無錫、張家港行三家銀行基本持平。分紅增幅最大的是吳江銀行,增長超兩倍;另一家增長較快的是光大銀行,去年分紅95億元,同比增長107%。浦發、民生、平安銀行相比上一年度有所下降,浦發銀行分紅降幅達到32%。
在股份制銀行中分紅金額居前的是招行、興業和中信銀行(5.03+2.86%),分別是211.84億元、135.03億元和127.72億元;城商行中,北京銀行分紅較高,達56.45億元。
“交農中”
股息率逼近5%
2017年度上市銀行的現金分紅比例繼續維持穩定,25家銀行中一共有10家銀行的現金分紅比例達到30%及以上;今年分紅比率最高的仍然是常熟銀行,從去年的38.5%降至今年的31.6%,其次還有交行、招行、北京、光大、中行、建行、農行、中信和工行。相比2016年,總計6家銀行的分紅比例有所提升,依次是光大、中信、上海、杭州和寧波。
股息率是衡量企業投資價值、吸引市場投資者的重要指標。在銀行業整體估值偏低,加之現金分紅比例走高的雙重作用下,目前銀行板塊平均股息率在3%;目前,交行、農行、中行的股息率已逼近5%;其它還有光大、北京、上海、工行、興業、中信、建行7家的股息率在4%以上;而杭州、民生、常熟、招行4家的股息率在3%以上。
申萬宏源金融地產研究部馬鯤鵬團隊分析,資管新規落地之后,中長期來看,將推動真實的社會無風險收益率下行,銀行股股息率的吸引力將進一步凸顯。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提醒,盡管分紅喜人,但不應忽視銀行業2017年以來在金融監管升級、實體經濟去杠桿等多因素影響下的資產質量考驗。中信建投證券楊榮團隊認為,非標和經濟增長預期是壓制銀行股估值的最后兩根稻草,近期監管部門出臺的資管、理財新規,核心點均在“擴容非標”,非標擴容,消除融資方式不匹配矛盾,同時也降低了信用市場風險,但是經濟增長預期需要逐步改善,最后一根稻草尚未消除。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 |
23:4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上市公... |
23:49 | 童顏針變強心針 江蘇吳中業績創近5... |
23:48 | 5月份券商金股漸次登場 科技、消費... |
23:48 | 首只險資私募證券基金重倉股揭曉 ... |
23:48 | 4月份私募機構調研熱度攀升 電子與... |
23:48 | 衍生品工具創新不斷 期貨市場持續... |
23:48 | 今年以來多地清退失聯、空殼小貸機... |
23:48 | 外骨骼機器人“出圈” 上市公司助... |
23:48 | 記者觀察 | A股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總... |
23:48 | A股上市公司2024年“成績單”出爐...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