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今年一季度,外資持續加碼順周期保險股。東方財富Chioce數據顯示,外資今年一季度對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新華保險4只A股保險股均進行了增持。其中,外資對中國太保的持股量大幅增長43%,對新華保險持股量也大增20%,“掃貨”跡象明顯。
一季度,白酒、醫藥、新能源等公司股票遭外資大幅賣出,而保險等順周期股被凈買入。究其原因,一是,隨著經濟復蘇,保險業等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板塊步入增長正軌;二是,保險、銀行等板塊經過兩年持續走低,目前市盈率較低,成為順周期板塊中的熱門股;三是,一些機構投資者出于對沖風險的考慮,賣出估值較高的板塊,加倉保險股。
繼愛奇藝視頻會員漲價后,騰訊視頻也邁出了漲價這一步。日前,騰訊視頻宣布,將于2021年4月10日零點起對VIP會員價格進行調整。以不同的付款方式計算,本次騰訊視頻的會員價漲幅在17%至50%之間。
會員漲價肯定會影響用戶的消費行為,預計部分價格敏感的用戶會因此不再購買會員,但視頻領域會員漲價是大趨勢,艾媒咨詢CEO張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方面,目前視頻內容成本與日俱增,劇集、演員成本過高,導致視頻平臺盈利壓力較大;另一方面,近年來短視頻賽道搶占了用戶碎片化的休閑時間,而長視頻主流平臺愛優騰在短視頻領域并沒有特別多的建樹,因此會員漲價也是迫于無奈。
近年來,銀行線上業務正在加速發展,已經有不少銀行網點的功能越來越多地遷移到了線上,超過90%以上的零售業務都可以通過手機辦理,到銀行線下網點辦理業務的人逐漸減少。同時,銀行ATM機的數量也隨之縮減,物理網點的關停量仍在持續增加。
隨著人們支付習慣和業務辦理習慣的改變,銀行也在進一步優化調整線下網點,加快推進線上業務的全流程數字化轉型。
【證券時報】
4月6日,證監會公布了29條投行業務違規處罰信息,涉及中山證券、中信建投證券、海通證券、中金公司、國金證券、東方證券承銷保薦、中信證券和五礦證券等多家證券公司,多和IPO業務相關,包括對發行人核查不充分、內部控制有效性不足、未勤勉盡責督促發行人等。相應的,負責承銷的保薦代表人也受到監管談話、警示函監管措施等不同程度的行政處罰。
今年以來,監管層強化了對“帶病闖關”發行人的懲處力度,也提高了對中介機構歸位盡責的實質性要求。市場人士認為,從嚴監管利于為真正優質企業讓路,利于注冊制進程穩步推進,注冊制對券商、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的要求更高。為保護投資者的利益,監管層對券商等中介機構的監管日益增強。
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暴發,在線教育因其不受時間地點制約以及無接觸式教學的優勢,站上“風口”。然而今年3月以來,就在資本玩家們摩拳擦掌蓄勢待發的時候,央媒頻繁發文“敲打”在線教育行業,直指亂象,這也波及到A股市場,此前密集投放在線教育廣告的分眾傳媒受此影響股價大跌。
相關部門重拳出擊讓當下在線教育熱陷入了冷思考,在線教育已然走到了十字路口——繼續野蠻生長勢必遭受政策迎頭痛擊,就此偃旗息鼓顯然又將錯失大好市場。未來,在線教育將何去何從?
“從近期接單情況來看,國內造船企業已經迎來小陽春;而從2021年全年來說,國際造船市場訂單或將較為可觀。”這是船舶行業內人士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作出的新判斷。
近日,以集裝箱船為代表的主力船型實現批量接單,顯示出造船行業的強勁復蘇勢頭。前述行業人士對記者表示,隨著全球疫情的變化,尤其是世界經濟增長的恢復,航運市場基本面向好,這筑牢了造船市場向好的基礎。受益于行業回暖,國內造船上市公司也有望迎來業績改善。
【中國證券報】
最近一段時間,通脹又成為市場關注的熱門話題,物價數據頗受關注。市場人士預期,即將公布的3月物價數據將進一步走高。今后一個時期,通脹風險可能有所抬頭,但預計不會成為突出問題。從需求端看,貨幣供應邊際收斂與消費回升力度有限共同制約核心通脹上行,再考慮到豬價向下的牽引及工業品或已步入漲價后周期,今年國內物價上漲幅度有限,不會對貨幣政策構成明顯約束。央行降準降息可能性不大。
未來一段時間,國內通脹壓力可能有所上升。一方面,前期海外央行“大放水”造成的充裕流動性環境,提供了滋生通脹的肥沃土壤;另一方面,隨著新冠疫情趨勢好轉,全球經濟復蘇的確定性得到進一步提升,需求改善、消費回暖疊加供給滯后修復的局面,將為核心通脹的上行提供動力。
2020年是投資大年。這一年中,險資因加碼權益投資,取得較好收益。2021年,在投資方面,各家險企認為A股會有比較好的投資機會。
中國平安首席投資執行官陳德賢表示:“今年我們延續去年的思路,認為股票相對回報率還是比債券好。今年需在防范風險的同時,利用好股市的波動機會,進行一些戰術性操作。”
中國人保財務負責人周厚杰在該公司業績發布會上表示,公司在權益配置方面始終高度關注資本市場變化,特別關注近期整個股市的波動。受益于經濟回暖向好、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居民財富向資本市場轉移等因素,預計今年A股市場仍有比較好的投資機會。
4月6日,深交所主板與中小板合并正式實施,真愛美家、中農聯合、華亞智能3家企業首次公開發行股份并在深市主板上市,成為兩板合并后首批在深市主板上市的企業。兩板合并后,深市主板上市公司超過1470家,總市值超過20萬億元。
“深交所將形成以主板、創業板為主體的市場格局。其中,深市主板聚焦支持相對成熟的企業融資發展、做優做強,發行上市門檻保持不變;創業板主要服務高新技術企業和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突出‘三創’‘四新’。”深交所有關負責人表示,在兩板合并后,深市結構更簡潔、特色更鮮明、定位更清晰,能夠為處在不同發展階段、不同類型的企業提供融資服務,進一步提升資本市場活力和韌性,更好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助力以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