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越南、哈薩克斯坦、塞爾維亞等國近日紛紛宣布禁止本國糧食出口,近期A股市場上與糧食相關的個股也紛紛走強。“手中有糧,心里不慌”,饑荒頻發的歷史經驗讓中國人對糧食問題最為敏感,那么,我們應否為今年的糧食問題感到擔憂呢?
其實,全球和中國的糧食總供應都沒有大的問題,供應很充足,但對市場上可能出現的一些擾動因素,則需要在戰術上保持警惕。經合組織和聯合國糧農組織報告顯示,近年全球糧食供應充裕,2019~2020年度世界小麥和稻谷預測產量均大于消費量,庫存消費比處于高位且略有上升。2020年全球糧食產量可能面臨一些不利因素,如東非蝗災、澳洲山火,但目前看不會產生全局性影響。對全年糧食產量影響最大的是氣候因素,目前還無法預測是正面還是負面影響,疫情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則相對較小。從需求角度看,全球糧食消費基本穩定,糧食作為生物質能源(如乙醇汽油)的需求則因為經濟減速、油價下跌預期會有明顯減少。
對中國來說,糧食需求大部分靠自己解決,只有小部分從國際市場進口。中國建立了全球最大的政府糧食儲備體系,糧食庫存一般夠一年左右的消費量。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不久前透露,目前全國糧油庫存處于歷史高位,原糧儲備非常充裕。
不論從全球還是從國內總供求看,均不值得擔憂,但今年糧食市場的邊際變化和各種擾動因素明顯要比往年多得多。糧食是大宗商品,且具有較高的同質性,但全球糧食市場供應鏈較為復雜,且在全球疫情蔓延之下具有相當的政治敏感性,出口國若出于防備原因短期切斷供應鏈,或各國政府、流通商、居民因恐慌心理產生囤積行為,再疊加氣候異常,就可能把很小的問題放大,在局部造成一定的不穩定,導致價格上漲,影響弱勢人群的生活,或使一些人消費習慣被動改變,引起不適。
所以,對今年市場上各種邊際因素、擾動因素不能掉以輕心,政策上要提前有所預備。一是規劃好今年的糧食生產,確保產量不滑坡甚至略有增長;二是密切關注疫情對糧食生產、貿易的擾動,必要時及時釋放庫存或推出替代方案;三是暢通信息流動,避免形成信息孤島,刺激各種不必要的囤積行為,人為加劇局部緊張。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 |
23:4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上市公... |
23:49 | 童顏針變強心針 江蘇吳中業績創近5... |
23:48 | 5月份券商金股漸次登場 科技、消費... |
23:48 | 首只險資私募證券基金重倉股揭曉 ... |
23:48 | 4月份私募機構調研熱度攀升 電子與... |
23:48 | 衍生品工具創新不斷 期貨市場持續... |
23:48 | 今年以來多地清退失聯、空殼小貸機... |
23:48 | 外骨骼機器人“出圈” 上市公司助... |
23:48 | 記者觀察 | A股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總... |
23:48 | A股上市公司2024年“成績單”出爐...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