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有一篇文章的觀點似乎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同,即《60%是美國給競爭者的一道紅線》。這篇文章的大意是,反觀歷史,美國對于經濟總量接近自身60%的國家非常警惕,對競爭對手的遏制可以說是駕輕就熟。日本在上世紀90年代后的經濟停滯,根源在于被迫簽下《廣場協議》后的日元升值,造成大量資金進入土地市場及股市引起泡沫,最終泡沫破裂日本經濟陷入停滯的20年。
但實際上,廣場協議是個多邊集體協議,當時貨幣升值的不僅僅是日本,德國馬克也升值了超過100%,而德國卻沒有出現經濟泡沫化,而當時日元升值其實也不算是損失,因為降低了進口原材料價格,日元升值在當時甚至被認為是日本經濟的主要優勢之一。
“廣場協議導致日本經濟泡沫化”這個論斷是可商榷的。日元升值和日美貿易的影響被高估了。
而在我手頭的這本《從喧囂到沉寂的70年——戰后日本經濟史》也并不同意“日本經濟停滯是美國的打壓”這種簡單結論。
作者野口悠紀雄是耶魯大學經濟學博士,在日本大藏省工作多年,曾經在東京大學、斯坦福大學等擔任經濟學教授,算是親身體驗了日本戰后經濟從騰飛到停滯這一總過程。他是最早在日本公開警告地價存在泡沫的人,但當時卻遭到經濟學界和政界的猛烈批判。
他對日本經濟陷入困境的原因分析是什么呢?
一,心態上的驕傲讓日本人拒絕看到問題。
從80年代開始,日本人的普遍看法,從“日本落后必須追趕”轉變成“日本人和日本的制度非常優秀”,由于這種普遍的樂觀看法,無論是日本的政治家還是日本的經濟學界,甚至到1990年——即地價崩潰的前一年,還拒絕承認經濟泡沫的存在,也不認為日本的制造業和企業有什么問題。他們對各種奇怪的經濟現象視若無睹,判斷力失常。
二,過時的經濟體制垂死掙扎造成了泡沫經濟。
日本在戰后實際延續了二戰時期的經濟模式,當時日本政府重點扶持各個行業的“龍頭企業”,把他們變為半官半民的“國策公司”,為了支持這些“國策公司”的發展,日本修改法律限制罷工和工資上漲,用銀行指導企業的發展方向,這一國家指導經濟發展的方式,造就了日本戰后的經濟騰飛。
但在80年代后,日本已經變成發達國家,外部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企業開始通過國際市場獲取資金,對銀行的資金沒有以前那樣需求旺盛。于是為了找到新的利潤增長點,日本的銀行開始向房地產開發投入巨額資金。
三,自80年代開始的IT技術革命導致制造業從垂直一體化轉變為水平分工,通信技術的發展使得中小企業也具備了信息處理能力,不再依靠大企業安排工序,而日本企業界卻仍然是固守由大企業帶領小企業的發展模式。所以在IT技術革命中,日本始終跟不上節奏,甚至被后來崛起的韓國中國逐漸超越。
綜上所述,作者認為日本的經濟停滯,是因為過去曾經造就了經濟騰飛的“戰后經濟體制”成為日本前進的阻礙,以往的那些成功優點,正在讓日本被拋棄在時代后面。
從日本人對過去幾十年的反思中,我們可以發現他們并未諉過于人,把責任都推到外因上,而是從自身找問題。這種來之不易的反省,也許是日本未來擺脫困境的開始。
而從這本書中,中國人又該學到些什么呢?
23:53 | 長華集團獲新能源車企定點開發 預... |
23:53 | 云頂新耀首席執行官羅永慶:聚焦前... |
23:53 | 萬科年內第六次獲深鐵集團借款 累... |
23:53 | 東軟集團:思芮科技已納入公司合并... |
23:53 | 讓折疊屏成為用戶“主力機” 榮耀... |
23:53 | 商業航天駛入發展快車道 相關概念... |
23:53 | 阿洛酮糖成為新食品原料 我國代糖... |
23:53 | 楚天科技:以“中國智造”賦能全球... |
23:53 | 邁向高質量發展 多個行業掀起“反... |
23:49 | 超千家機構調研上市銀行 寧波銀行... |
23:49 | 年內險資舉牌18次 接近去年全年水... |
23:49 | 券商上半年斥資超20億元回購股份 ...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