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國家衛健委在廣州花都召開廣東基層醫改新聞發布會,推介廣東基層醫改經驗。這已經是連續三年國家在廣東召開醫改工作新聞發布會。以廣州花都為代表,廣東創造性地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施“公益一類財政供給、公益二類績效管理”的舉措,取得了留住基層人才、增強業務能力、提升醫療質量、贏得群眾滿意的成效,打造出了全國基層衛生綜合改革的“廣東醫改經驗”。
這邊廂“人往高處走”的客觀規律,注定了優質醫療人才不斷“上浮”才是大勢所趨,基層鄉鎮醫療缺人缺資源往往在所難免,而那邊廂則是鄉鎮醫療離不開人才,需求與缺口不僅客觀存在甚至不斷加大。現實中,基層醫療究竟如何搞,的確是個世界性的難題。即便是發達國家也同樣為之頭疼,以美國為例,大量人口并不密集的小縣市,同樣存在醫療人才與服務供給的大量缺口,而為了彌合這一不足,美國甚至不得不在移民政策上動腦筋,以非常優惠的移民政策吸引外國醫療人才到這些地區工作。
相形之下,廣東基層醫改,在短短十年內,不僅實現了醫療硬件及設備上的改頭換面,醫療人才更是從“赤腳大夫”蝶變為醫學專業畢業生,村級醫療甚至實現了“小病不出村”的目標,著實令人“刮目相看”。
不難看出,相比過往醫改更多只是將醫療資源沉降說在口頭上,實際卻并未有太多真金白銀的投入,此次廣東基層醫改顯然是動了真格。無論是1200萬對村衛生站的標準化提升與建設,還是將“鄉醫”編制升級為“鎮醫”,尤其是基層醫生的年均收入提升到25萬元,可謂招招中的,直擊當下基層醫療的痛點。
事實上,在醫療服務的眾多要素中,除了需投入不菲的醫療設備之外,至為關鍵的要素當然是人。無論是綜合性專業性大醫院也好,基層鄉鎮醫療服務機構也罷,合格醫療人才的到位,才是其有效運轉滿足醫療需求最基本的前提。而人才問題也恰恰是求解基層醫療問題不得不直面的最大悖論。現實中,醫療人員的職業發展路徑,常常受限于所屬的醫療機構層級,既無編制又少收入的鄉鎮醫生,自然缺乏吸引力。而“人往高處走”的人才流動屬性,注定了基層鄉鎮醫療機構很難招到人才,甚至還要面臨嚴重的人才流失。因此,唯有讓基層醫療不再缺“人”,讓專業醫生從鄉鎮醫療服務中獲得成就感與合理的回報,才有望從根本上扭轉基層醫療的困局。反觀此次廣東基層醫改,從鄉醫編制升級,到基層醫生收入明顯提升,以及背后財政對于基層醫療支付的保證,可以說是對基層醫療的核心問題進行了直面回應。
廣東基層醫改以“公益一類財政供給、公益二類績效管理”為核心所取得的成就,無疑有目共睹,相關經驗也有望被各地借鑒以攻堅基層醫療難題。當然,作為廣東經驗的核心,財政的到位與擔當無疑是此次醫改成功背后最強有力的根本保證。那么,對于廣東這一強財政省份的醫改舉措,是否能放之全國而皆準,其他地區是否具備相應的財政支撐實力,醫療資源與人才的下沉,又如何與醫療資源分配的效率和效益之間進行拿捏與平衡,也仍然是對基層醫改可否持續的考驗。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