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地密集出臺鼓勵生育的配套政策,這顯示出提高生育率正在成為共識,鼓勵政策有可能繼續演化。但從全球案例來看,提高生育率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
北京市朝陽區近日發布公告,啟動面向“未成年子女數量較多”輪候家庭組織選房,多孩家庭可以直接配租公租房,不用漫長等待,這顯示地方政府已經從福利住房分配方面,側重多子女家庭,未來公共住房政策有可能持續向多子女家庭傾斜。不僅公租房,在商品房方面,也可能有針對多子女家庭的優惠政策。各大城市特別是一線城市住房是稀缺資源,很多家庭都受困于住房問題。
除了住房,還有多種政策鼓勵措施,比如延長產假和陪產假,直接給予生育子女家庭一定金額的經濟補貼,其中后者尤其引人關注。目前看年補貼萬元不等,補貼到3歲的較多。還有些地方鄉村自發捐助成立補貼基金,鼓勵生育者。直接金錢補貼之所以引發關注,是擔心出現為拿補貼而專職生育者,這無疑會讓鼓勵政策變味。不過,目前的補貼水準還不會引致出現專職生育者。
家庭作為生育單位,有自己的經濟賬。政策一方面要減輕家庭負擔,另一方面也要給予多孩家庭直接的實惠。多孩家庭在社會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要通過政策引導和優惠政策,改變這種不利位置。
人們的日常花銷除了衣食住行游購娛,還有教育等方面,其中衣食住行是硬性消費,政府可以在住和食物上做文章,在教育等公共支出較多領域,也可以積極引導。應減少直接補貼的比例,以免出現越窮越生。
生育補貼和優惠政策對低收入家庭較有吸引力,但從國家財力來看,補貼很難會高到改變中產階層生育愿望的地步。生育將占用一個人力資源,在現代分工打破家庭單位的情況下,成本很難降低下來。
現在很多情況已經發生根本性改變,生存無憂之后,人們對多生的熱情不高,多子多孫也不再是社會成功的標志。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總和生育率是1.3,處于較低的水準,總和生育率高于2才能維持群體數量不減少。
人口數量對保持經濟活力、經濟規模都很重要,大國保持一定數量的人口非常重要,應該有一個人口總量目標指引,為此需要長久努力。
目前,政策應以軟性引導為主,比如上述地方鼓勵政策至少可以讓多孩家庭感覺到被社會重視,引導生育期家庭轉變觀念,讓多生在輿論中成為健康向上的行為。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