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場對于云計算、生物科技等四類新行業IPO可能加速的消息均做出了積極回應,相關個股也在市場中獲得資金的關注。
分析人士表示,從三六零借殼回歸,到富士康IPO快節奏推進再到上周小米傳出A+H股上市,二級市場正顯現出擁抱新經濟企業的巨大熱情,而交易所也頻頻向新經濟企業拋出橄欖枝。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新興產業“巨無霸”或“獨角獸”通過IPO或并購重組登陸A股將成為趨勢。對二級市場而言,“獨角獸”的上市亦有望對已上市科技龍頭公司的估值形成支撐和提振。而真正具備國際競爭力而估值能力尚未充分體現的公司,也有望被采用更加豐富的估值方法全面衡量公司價值。
“獨角獸”概念大熱
年初至今,市場中關于“獨角獸”和新經濟的討論就未曾停過。繼三六零正式完成A股上市動作、富士康工業互聯網準備登陸A股之際,上周四,估值達千億美元的小米,有望在A股和港股同時上市的傳聞迅速攪動A股市場,引爆小米產業鏈概念股。小米概念股中,普路通連續兩日漲停、共達電聲、卓翼科技繼3月1日漲停后,3月2日漲勢暫歇。
而由小米概念發起的攻勢也掀起了一輪許久未見的科技股的漲停潮。據統計,當日兩市漲停個股共計73只,無一跌停。而在漲停的73只股票中的57只都含有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生物醫療等概念。上周五,相關概念股再度集體爆發。云從科技概念股佳都科技、越秀金控封板。寧德時代概念股華西股份拉板,螞蟻金服概念股迅速拉升,合肥城建沖擊漲停,張江高科跟漲。隨著近期中小創個股的反彈,與“獨角獸”概念相關的軟件、云計算、大數據等概念中不少個股都已突破前期高點。同時,由于概念的強勢表現,相關板塊也出現了明顯的資金集中趨勢。從近一周的主力資金流向來看,2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僅計算機、國防軍工、休閑服務3個板塊出現資金凈流入,而計算機板塊以33.07億元的主力凈流入金額遠遠超過了同樣出現凈流入的國防軍工和休閑服務板塊高居榜首。
對此,有分析人士認為,以計算機行業為例,考慮到估值和業績因素,其不乏成長穩定和前期被市場錯殺的品種,目前已經具有了短期和中長期投資機會。考慮到行業大部分公司年報將在4月份公布,3月或將成為年內投資的一個難得窗口期。同時,在近期相關概念的催化因素下,計算機行業個股作為軟硬件產品供應商也將全面受益。
此前針對三六零回歸A股以及富士康工業互聯網上市的消息,二級市場也均做出了積極回應,相關個股也在市場中獲得資金的關注。
2017年11月7日,三六零所借殼的江南嘉捷復牌后,股票便開始了持續的“一”字板漲停,最終股價上漲接近7-8倍。2018年2月9日,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在證監會預披露招股說明書后相關概念股也均出現了不錯表現。盤面上,2月12日富士康概念股幾乎全線飄紅,其后部分概念股也同樣出現搶眼表現。
從三六零借殼回歸,到富士康IPO快節奏推進再到上周小米傳出A+H股上市,二級市場正顯現出擁抱新經濟企業的巨大熱情,而交易所也頻頻向新經濟企業拋出橄欖枝。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新興產業“巨無霸”或“獨角獸”通過IPO或并購重組登陸A股將成為趨勢。
投資機會增多
“獨角獸”概念,最初由種子輪基金CowboyVentures的創始人AileenLee于2013年提出,指代那些具有發展速度快、稀少、是投資者追求的目標等屬性的創業企業。標準是創業十年左右,企業估值超過10億美元。其中,估值超過100億美元的企業被稱為超級“獨角獸”。
以上述標準來看,小米不僅是一家“獨角獸”企業,而且是一家超級“獨角獸”企業。據估計,目前小米底層資產估值為540億美元,上市后保守估計市值為1000億美元。由此,小米也將有可能成為自2014年阿里巴巴赴美上市以來,上市規模最大的科技類公司。而截至上周五,百度市值約870.15億美元,阿里巴巴市值約4612.34億美元,騰訊市值4.14萬億元港幣,京東市值約630.70億美元,也就是說,小米上市后的市值,很有可能超過百度和京東,成為僅次于騰訊、阿里的中國第三大科技股。
對A股市場而言,新經濟企業的參與,有助于優化A股產業結構,提升市場質量。目前A股市場仍以傳統行業中的權重股為龍頭,產業結構偏傳統。統計顯示,目前A股市場上市公司近3500家,代表新經濟的高質量上市公司數量其實并不多。從上市公司的行業分布來看,仍是金融地產、工業和原材料等產業“挑大梁”,而新經濟板塊的體量相對瘦弱。
此前天風證券就曾表示,當前我國科技業龍頭公司規模偏小,行業集中度有較大提升空間。以中美兩國來比較,美國市值TOP13公司市值占行業市值的比例接近80%,而我國則不足50%。我國科技業集中度低主要表現在市值TOP3的龍頭體量偏小。美股科技類龍頭公司市值基本集中在500億美元甚至1000億美元以上區間(市值處于500-1000億美元區間的公司共有12家,市值在1000億美元以上的公司有17家),而A股科技類上市公司市值多集中在100億美元以下,市值在500億美元以上的公司僅為1家。我國科技業龍頭公司需要進一步做大做強。
分析人士表示,科技類龍頭標的成功進入A股市場,將給A股相關行業引入新標的,注入新活力,無疑會改變當前TMT行業的固有秩序,一些近年來經過“洗牌”后無法實現產業升級的TMT上市公司將逐漸被市場所淘汰。而那些經受住了行業洗牌的公司尤其是龍頭公司,也必須面對這一全新挑戰。可以預見的是未來行業優勝劣汰步伐將進一步加快,行業龍頭爭奪戰也將會更加激烈。
科技龍頭有望受益
上周在兩市調整壓力的背景下,創業板周漲幅達到了6.18%,而同期上證指數卻出現了1.05%的跌幅。中小創走出了一輪獨立行情,而“獨角獸”概念的大熱功不可沒,指數的分化也令投資者重新燃起看多做多科技股的熱情。
當前,科技進步已成為提升生產力和效率的最重要因素。去年以來,科技類股票席卷全球權益市場,成為全球最擁擠的交易,具有代表性的FAANG(Facebook、Apple、Amazon、Netflix、Google)股票組合的表現在全球主要資產表現中拔得頭籌,而投資者對科技公司表現出的青睞,正是FAANG股票大漲的主要原因。據統計,2017年,全球市值TOP10企業中,有7家為科技公司,包括蘋果、谷歌、微軟、亞馬遜、Facebook、阿里、騰訊等。截至2017年底,科技股在美股總市值占比23.3%。2017年前三季度,美股科技板塊凈利潤貢獻占比達25%。同時不難發現,龍頭科技公司正在成為全球科技產業的主導者,以美國為例,美股中FAAMG(Facebook、Apple、Amazon、Microsoft、Google)市值比重已從2009年的不足2%提升至了2017年的8.5%。同樣,騰訊和阿里巴巴也已成為中國上市公司市值的TOP2,騰訊市值在港股總市值中占比達到11.8%。
中信證券指出,在全球范圍科技行業龍頭受到青睞的背景下,具備全球競爭力的優勢科技龍頭將持續走強,競爭力不足的弱勢公司或將進一步折價。對A股市場而言,如生物科技、云計算等領域“獨角獸”IPO速度加快,將吸引更多資金,而競爭力不足的弱勢公司或將因此進一步面對流動性壓力而折價。此外,“獨角獸”的上市亦有望對已上市科技龍頭公司的估值形成支撐和提振。真正具備國際競爭力而估值能力尚未充分體現的公司,也將被采用更加豐富的估值方法全面衡量公司價值。
目前,“獨角獸”的整體投資回報率為7倍,估值超過100億美元的“獨角獸”投資回報率高達10倍。據CBInsights測算,要想成長為“獨角獸”公司平均需要花費6年時間,至少需要9500萬美元的融資來幫助自己成長。
市場人士指出,其實我國內地并不缺乏全球領軍的科技類企業,好題材很多,不過很多互聯網企業在美國或者香港上市,缺乏好的投資標的,是此前三六零獲得高溢價以及當下“獨角獸”相關概念大熱的關鍵原因。對投資者來說,把新經濟企業留下來,就是把未來經濟最有增長潛力和前景的板塊留下來,這也將意味著創造更多的投資機會。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 |
23:4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上市公... |
23:49 | 童顏針變強心針 江蘇吳中業績創近5... |
23:48 | 5月份券商金股漸次登場 科技、消費... |
23:48 | 首只險資私募證券基金重倉股揭曉 ... |
23:48 | 4月份私募機構調研熱度攀升 電子與... |
23:48 | 衍生品工具創新不斷 期貨市場持續... |
23:48 | 今年以來多地清退失聯、空殼小貸機... |
23:48 | 外骨骼機器人“出圈” 上市公司助... |
23:48 | 記者觀察 | A股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總... |
23:48 | A股上市公司2024年“成績單”出爐...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