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出“小額快速”審核機制之后,證監會又放開了配套融資“補流”用途,對交易價格計算、控制權變更計算等增加例外情況,放松了對并購重組的相關限制,優化了對重組上市的監管安排。一家券商投行人士表示,這將激發并購重組的市場活力,更貼近市場參與各方的需求。
證監會表示,考慮到募集資金的配套性,上市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所募資金可以用于支付本次并購交易中的現金對價,支付本次并購交易稅費、人員安置費用等并購整合費用和投入標的資產在建項目建設,也可以用于補充上市公司和標的資產流動資金、償還債務。
不過不是全然松綁,還有紅線要求,即募集配套資金用于補充公司流動資金、償還債務的比例不應超過交易作價的25%;或者不超過募集配套資金總額的50%,此前的規定要求募集的配套資金只能用于項目,不能用于補充上市公司和標的的資產流動資金或償還債務。
一位投行人士表示,現行用的規則還是2016年的監管問題,當時從緊的并購重組資金投向規則對防止相關主體濫用配套的融資便利、規避“借殼上市”、遏制投機套利,引導市場預期的理性回歸發揮了積極作用。不過,隨著市場亂象得到遏制,制度趨于完善、交易更加規范,需貼合市場要求,按照最新市場情況對規則進行調整,以滿足并購重組后續整合產能、優化資本結構等需求。
同時,最新的監管問答還對“擬購買資產交易價格”的計算補充了例外情況。證監會表示,“擬購買資產交易價格”指本次交易中以發行股份方式購買資產的交易價格,不包括交易對方在本次交易停牌前6個月內及停牌期間以現金增資入股標的資產部分對應的交易價格,但上市公司董事會首次就重大資產重組作出決議前該等現金增資部分已設定明確、合理資金用途的除外。
《〈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第十四條、第四十四條的適用意見——證券期貨法律適用意見第12號》規定“上市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同時募集配套資金,所配套資金比例不超過擬購買資產交易價格100%的,一并由并購重組審核委員會予以審核”,對于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動人通過認購募集配套資金或取得標的資產權益鞏固控制權的情況,根據證監會的最新解答,在相關計算時也增加了例外情況。
在認定是否構成《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辦法》第十三條規定的交易情形時,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動人擬認購募集配套資金的,相應股份在認定控制權是否變更時剔除計算。但是,已就認購股份所需資金和所得股份鎖定作出切實、可行安排,能夠確保按期、足額認購且取得股份后不會出現變相轉讓等情形的除外。
當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動人在本次交易停牌前6個月內及停牌期間取得標的資產權益的,以該部分權益認購的上市公司股份,相應股份在認定控制權是否變更時,也要剔除計算。但是,上市公司董事會首次就重大資產重組作出決議前,前述主體已通過足額繳納出資、足額支付對價獲得標的資產權益的除外。
證監會要求,獨立財務顧問需要就前述主體是否按期、足額認購配套募集資金相應股份,取得股份后是否變相轉讓,取得標的資產權益后有無抽逃出資等開展專項核查。上述投行人士表示,這是完善配套融資規模的計量方法,支持標的資產對相關主體的增資資金設定明確、合理用途。
此外,《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特定對象取得本次發行的股份時,對其用于認購股份的資產持續擁有權益的時間不足12個月”的,特定對象以資產認購而取得的上市公司股份,自股份發行結束之日起36個月內不得轉讓。
對于上述規定中,實踐中往往對特定對象“持續擁有權益時間”的起算時點存有爭議。證監會此次也作出明確,上市公司發行股份購買的標的資產為公司股權時,“持續擁有權益的時間”自公司登記機關就特定對象持股辦理完畢相關登記手續之日起算。特定對象足額繳納出資晚于相關登記手續辦理完畢之日的,自其足額繳納出資之日起算。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