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龔夢澤
經過兩個多月的發酵后,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晨集團)的“逃廢債”風波出現了新的動向。
1月12日,上海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上交所)發出紀律處分決定書,對華晨集團、時任華晨汽車董事長、法人閻秉哲和時任華晨汽車總會計師、信息披露事務負責人高新剛予以公開譴責。
上交所稱,這一決定是在查明華晨集團重大違規事實后做出的,華晨集團的違規行為雖屬個案,但市場關注度高、負面影響大,一定程度上挫傷了投資者和市場信心,影響了債券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應當依法依規及時予以嚴肅處理。1月13日,華晨集團有關負責人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已收悉處分決定,集團將按照上交所要求積極整改。”
上交所經查實,發現華晨集團債券違約事件存在四方面違規:首先是未及時披露不能按時清償到期債務、重大訴訟及有關資產被司法凍結、重要子公司股權被轉讓等影響償債能力和債券價格的重大事項。其次,在華晨集團償債能力發生重大變化及債券還本付息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的情況下,未遵守募集說明書承諾,未經受托管理人同意即進行資產轉讓及質押。此外,上交所認為,華晨集團也未按規定配合受托管理人開展風險排查及信用風險管理,在債券兌付關鍵時間點,多次拒絕受托管理人現場訪談請求,拒絕提供資金證明材料;而在償債能力發生重大變化的情況下,未按規定制定風險化解與處置預案,也未及時就相關兌付風險及處置進展作出提示。
對此,華晨集團和有關責任人在異議回復中都提出抗辯。閻秉哲表示,其不負責具體的日常經營管理事務,對所涉事項未能及時掌握和處理,不應視為違規事項的具體負責人;高新剛表示,2019年5月份擔任總會計師,但直至2020年11月份才知道早被確定為公司債券信息披露事務負責人。
事實上,上交所的譴責與此前債權人對華晨集團的指責如出一轍。比如在企業發生債務違約前,華晨曾多次發布兌付承諾公告,并把核心資產華晨寶馬股權轉讓給其他機構,導致債券發行人沒有優良的資產得到清償。
對此,上交所認為閻秉哲、高新剛的申辯理由不能成立,對二者予以公開譴責。對于上述紀律處分,上交所通報證監會和遼寧省政府,并記入誠信檔案。上交所還表示,下一步,將大力完善全鏈條、多環節協同管理的債券信用風險防控機制。對于重大違法違規事項,將按照法治化要求,以“零容忍”的態度嚴查快處,維護市場公信力。
“盡管華晨集團全資子公司遼寧鑫瑞已終止辦理股權質押登記手續,讓眾多債權人的損失有望減輕。但華晨集團對于其最值錢的核心資產,即華晨寶馬的股權轉讓以及在破產過程中的轉移資產、惡意逃廢債等行為均未給予合理解釋。”有不愿具名的行業分析師告訴記者,上述可能涉及違法違規行為,建議高度重視,并作出嚴肅處理。
記者根據天眼查查詢顯示,華晨集團股權穿透后的實際控制人為遼寧省國資委,后者持股比例達80%,另外20%股份由遼寧省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持有。華晨集團旗下有華晨中國、申華控股、金杯汽車、和新晨動力4家上市公司,直接參股或間接控股公司超過160家,中華、金杯、華頌等三個自主品牌,并擁有華晨寶馬、華晨雷諾兩個合資品牌。
作為華晨集團的前身,金杯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最早由沈陽全市近百家街道工廠組合的企業改制而來。上世紀90年代,華晨汽車引進豐田海獅車型,打造出的金杯海獅,一度占據了中國輕型客車市場的半壁江山。其創立的中華牌轎車,成為除了一汽紅旗之外,國內唯二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轎車。
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華晨集團原本有非常雄厚的發展基礎,無論是寶馬還是金杯品牌,都處于行業龍頭位置。然而“華晨集團并未持續加強自主技術研發,確保產品力的持續提升,簡單地在合資企業的模式上去復制。這樣的‘拿來主義’是無法成功的,也是需要汽車車企以案為鑒和警惕的。”
“在當前的市場競爭中,車企應該加強技術研發投入,實現產品技術的先進性,確保在任何時候都能在行業里有一定的產品銷售表現。同時,還應該保證現金流和盈利的穩定。只有這樣,才能在競爭中立足。”崔東樹希望自主品牌能努力創造出增量市場,其中走高端化是重要途徑。在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趨勢下,行業必將面臨一場更激烈的競爭。
值得一提的是,受汽車行業整體下行形勢拖累,不少上市車企股價受挫,牽涉眾多股民利益。近些年,滬深交易所針對汽車類上市公司的問詢呈現更迅速、廣泛、深入的態勢。記者注意到,證券交易所對整車企業和經銷商集團的詢問各有側重,但普遍集中在經營業績、資產負債、現金流等各個方面。這其中曾經的汽車經銷商“巨無霸”龐大集團創下了單次問詢之最,問詢內容達到33個大項,細分問題高達83個。
“從近年來證交所針對車企的問詢內容來看,涉及到上市公司的方方面面,既有財務數據,也有關于信息披露的問題。”新浪財經專欄作家林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證券交易所肩負著規范發展市場的艱巨任務,在行業整體低迷時期,其嚴格履行監管職責,可以最大程度上保障股民利益。
(編輯 于德良)
23:55 | 寧德時代正式通過港交所聆訊 或成... |
23:55 | 5087家A股公司2024年研發支出總額... |
23:55 | 金杯汽車:爭取早日實現可分配利潤... |
23:55 | 電商巨頭競逐即時零售賽道 行業整... |
23:55 | “廣發鄉村振興專區”交易突破1億...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6家畜牧業上市公司一季度同比扭虧 |
23:54 | AI算力需求驅動A股光通信板塊業績...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公司零距離?新經濟 新動能 | 復宏...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