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謝若琳
版號監管再收緊的傳言中,游戲概念股今日再受重創。港股方面,心動公司跌11.79%,嗶哩嗶哩跌9.59%,騰訊跌5.23%,網易跌超3.77%,創夢天地跌2.67%。A股方面,三七互娛跌6.46%,*ST游久跌2.92%。
消息面上,市場傳言出監管層對游戲產業的監管思路指導”,涉及六方面內容,包括:加強青少年防沉迷系統;禁止金錢至上;禁止過度消費;禁止不良內容誘導等,一言以蔽之是加強游戲內容、氪金消費等層面的指引。
據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上述謠言出自去年9月份一次關于游戲版號的座談會,并非最新的消息。
另有傳言稱,2022年不再增發新的游戲版號。對此,記者聯系了多家游戲行業上市公司,尚未有公司收到相關監管通知。深耕游戲產業多年的伽馬數據總經理滕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類似的說法都是謠傳。
另一方面,國家新聞出版署相關部門相關人士對媒體稱,暫無明確回應,可以關注官網公告信息,但目前仍在正常接收游戲公司的版號申請。同時,音數協游戲工委相關負責人對媒體表示,“沒有這樣的消息”。
事實上,自去年7月22日以來,國內游戲版號審批工作暫停,中國游戲行業重新洗牌,行業集中度進一步上升。
一方面,加快游戲產業出清,天眼查App數據顯示,2021年7月份至12月份,有1.4萬家注冊資本在1000萬以下的中小游戲公司注銷;另一方面,游戲行業上市公司打開出海“第二增長曲線”。根據SensorTower數據分析平臺,2021年全球手游市場(包括AppStore和GooglePlay雙渠道,下同)內購收入達896億美元,其中超過10億美元的游戲有8款,排名前三的均出自中國游戲公司,分別為騰訊旗下的《PUBG mobile》(合并《和平精英》收入)、《王者榮耀》和米哈游旗下的《原神》。
游戲產業分析師張書樂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即使暫時不發(游戲版號),也僅是新游戲在國內增長空間暫時停滯,但既有的龐大游戲庫存和主流游戲公司生命周期較長的游戲,并不會被影響,市場格局也不會有什么改變。與此同時,國內游戲廠商會沉下心挖掘精品游戲潛力,并在游戲出海上有更多的投入,反而對于國產游戲的成長有催化作用,并對國內一些換皮、低質的游戲及其廠商有一定的淘汰作用。
首創證券研報表示,長遠來看,游戲強監管對中國游戲行業正面影響為主,符合國游研發精品化、運營長線化、出海擴大化的趨勢。版號總量控制提升游企立項的謹慎程度,“防沉迷”與內容審核更有利于避免游戲產品的低齡化和粗制濫造。總量控制下行業多余產能也能更有效率地向海外市場輸送。
(編輯 喬川川)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