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證指數持續在3000點下方盤桓,多次反攻無力。將時間軸拉長,年初以來各大指數都出現10%以上幅度的調整。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顯示,年初至今上證綜指下跌14.45%、深證綜指下跌16.11%、中小板綜指下跌16.85%、創業板綜指下跌11.89%。
顯然,A股市場整體形勢嚴峻。梳理發現市場仍有亮點,如:近三年調整幅度最大的創業板指數活躍度提升、表現相對強勁;不少消費股股價走勢喜人。
年初至今
消費股獨占鰲頭
不少投資者耳熟能詳的消費股,如:中國國旅、森馬服飾、片仔癀、順鑫農業,年初以來漲幅都超過50%。
統計顯示,年內申萬一級行業指數跌多漲少,28個申萬一級行業指數中下跌的行業指數共有26個。其中跌幅最大的是綜合行業指數,年初至今下跌31.58%;漲幅較大或者跌幅較小的行業指數多為消費領域的行業指數。
按行業指數變化高低順序排列,休閑服務、醫藥生物、食品飲料位列前三。其中休閑服務、醫藥生物兩個行業指數上漲,上漲幅度分別為13.53%和2.61%。該數據說明今年以來A股市場投資者避險情緒明顯。
俗話說:“熊市避險首選消費”,市場和行業指數表現結果與該諺語吻合。根據歷史規律,因為消費行業發展穩定或者業績增長穩健,所以其往往在弱勢下表現堅挺。數據寶統計顯示,在2009年8月5日至2012年12月12日的調整行情中,行業指數上漲的僅有三個,分別是食品飲料、醫藥生物、家用電器。另外,休閑服務行業指數漲跌幅也排在前五。
創業板四大不同
梳理發現,創業板今年的市場表現與以往相比有以下四個不同之處。現象之一是年初至今創業板一改近年跌幅最大變成跌幅最小,現象之二是創業板估值相對穩定,不與其它指數一樣呈現單邊下跌之勢。
第三個現象是創業板的活躍度明顯高于其它板塊,在其它板塊同比下降的情況下它卻是同比上升。根據統計,年初至今市場活躍度有所下降。今年以來上證綜指換手率68.03%,深圳綜指換手率169.16%,中小板綜指換手率164.08%,相對去年同期都有所下降,然而年內創業板綜指換手率278.88%,相對去年同期有所提升。
除此之外,第四個現象就是大漲個股中創業板股占據半壁江山。剔除去年11月以來上市的次新股,年初至今上漲上市公司有507家,其中創業板150家,占比明顯超過創業板所有股票家數占A股市場所有股票家數的比例;年初至今漲幅較大前30只個股中創業板股占比超五成,如:漲幅最大個股神馬股份就是創業板上市公司,年初至今上漲163.87%。另外,該漲幅排行榜也進一步證明了消費股獲投資者青睞,其中屬于醫藥生物、食品飲料、農林牧漁、休閑服務行業個股占比為40%。
以上四個現象說明創業板板塊年初至今強于其它幾個板塊。事實上,先知先覺的基金已經在積極布局創業板領域。
今年以來創業板指數基金增長最強勁。數據顯示,年初至今17只創業板指數基金(含8只創業板ETF)基金份額共增長了235.79億份,較年初增長了170.34%。其中4只創業板指數基金為今年新成立,帶來3.95億份的增量。
截至7月20日,8只創業板ETF基金份額增長162.42%,其中華安創業板50ETF今年以來增速領跑,年內份額增長102.16億份,較年初增長35.44倍。創業板ETF的大幅增長并不是爆發式的,而是呈現一種漸進的特征。另外,進入6月,在創業板走勢低迷的情況下,創業板ETF份額總量不減反增。
對創業板的思考
創業板今年以來市場表現相對強勁,而且還獲得市場認為的聰明資金青睞,原因何在?數據寶認為創業板今年以來與眾不同主要有以下原因。
1、近三年調整幅度較大,人心思漲。2015年6月12日至2018年1月1日創業板指數跌幅超過50%,調整幅度大于上證指數和深證指數。年初不少券商研究報告或者市場專家發表看好成長或者創業板的觀點。
2、基本面已具備較強支撐。年初至今,尤其是一季度創業板業績增速較快。創業板在經歷了2017年資產的大幅減值計提之后,業績增速從2017年底的-17.7%躍升至2018年一季度的34.5%(剔除樂視網及溫氏股份)。
數據顯示,年內股價漲幅居前的30股中有16只個股屬于創業板股,剔除重組等事件影響上漲的個股后,這些創業板個股2018年中期業績預告增速平均值為118.75%至138.26%。處于市場較高水平,有較強的基本面支撐。
事實上,經歷前期的兼并收購之后,2018年創業板的業績增長由外延增長進入內生增長,因為外延增長帶來的商譽減值在前三年也被慢慢消化很大一部分。
另外,部分個股估值已經具備長期投資價值。根據統計,機構預測2018年市盈率低于30倍的創業板個股超過250只,如迪森股份、光線傳媒等;機構預測2019年市盈率低于20倍的創業板個股約有200只,如大禹節水、蘇交科等。
3、稀缺性有所凸顯。2018年至今發行新股數量相對2017年同比大幅度下降。年初至今發行新股69只,相對去年同期的269只大幅度下降。
另外,今年退市力度繼續保持亦或加強。年初至今,A股市場暫停上市上市公司4家,相對2017年全年增加2家;退市上市公司3家,相對去年全年增加1家。
如此,創業板的稀缺性價值有所加強。上市公司殼的價值下降速度有所減少或者程度有所緩解。另外,創業板年初至今熱點較多。今年比較熱的題材股都有屬于創業板的上市公司。
4.踩雷風險下降。一些害群之馬被逐漸揪出,市場更加正本溯源。這幾年證監會加大了違法查處力度,查處一批造假上市公司;在承諾兌現期,以及去杠桿的市場環境下,一些上市公司暴露了自己的現金流、盈利能力問題。如:*金亞、樂視網等。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