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27日觸底以來,上證指數已較低點反彈約15%。在樂觀情緒影響下,市場近期再掀“點位之爭”,有券商分析師甚至大膽喊出了滬指4000點的上漲目標。不過,更多機構認為,A股反轉還需要等待更多信號。
方正證券判斷,滬指2863點底部大概率已經確立,但市場不會立馬走出V形走勢。
中金公司認為,當前市場正處于“短期復蘇交易”與“中期不確定性”的糾結期,后市可能逐步進入基本面修復的驗證階段。
華西證券表示,A股能否趨勢性反轉,需驗證基本面數據改善和企業盈利重回上行通道。
◎記者費天元
周二,A股在連續沖高后進入盤整格局。消費與金融板塊局部發力帶動滬指維持強勢;前期領漲的成長主線顯著分化,創業板、科創板整體調整。截至收盤,上證綜指報3241.76點,上漲0.17%。深證成指下跌0.02%,創業板指幾乎收平,科創50指數下跌0.90%。
自4月27日觸底以來,上證綜指已較低點反彈約15%,特別是端午假期前后連續大漲引發市場遐想。在相對樂觀的情緒影響下,市場近期再掀“點位之爭”,特別是昨日某分析師在不結合論據論證的情況下拋出的“4000點”言論,將此次爭議推向高潮。
但縱觀A股歷史,那些“博眼球式”的點位預測多數落空,監管層面更是多次強調研究觀點應當客觀、專業、審慎,避免隨意性。站在當下,投資者普遍期盼市場“反轉”,但實際“反轉”需要滿足的邏輯條件或許才是賣方研究的更重要課題。
由“普漲”到“結構分化”
成長股分化是昨日盤面最顯著特征,新能源汽車、半導體兩大熱點高位回調,造成創業板、科創板整體表現弱于主板。與此同時,仍有部分賽道資產延續強勢,利好刺激和基本面兌現是推動這些賽道股延續升勢的觸發因素,反映資金在追逐成長股時開始更多考慮業績確定性。
光伏板塊昨日大幅高開,全天表現明顯強于新能源主線的其他品種。截至收盤,Wind光伏指數上漲0.64%,金辰股份、拓日新能、德力股份收獲漲停,陽光電源上漲3.25%,通威股份上漲1.81%。
消息面上,當地時間6月6日,美國宣布將對進口自柬埔寨、越南、馬來西亞、泰國的太陽能電池相關產品給予24個月的關稅豁免,同時聲稱有望在2024年之前將其太陽能發電能力提高兩倍。有分析人士表示,這項最新舉措或將挽救美國光伏行業發展,并可能進一步刺激光伏設備的進口需求釋放。
CRO板塊昨日同樣表現出色,并帶動了整個醫藥板塊再度活躍。截至收盤,WindCRO指數上漲1.83%,過去兩個交易日累計漲幅達7%。美迪西、泰格醫藥昨日漲超5%,藥明康德上漲1.48%。
CRO賽道近期的復蘇很大程度源于行業龍頭藥明康德的業績表現。藥明康德6月5日晚間披露公告,預計2022年第二季度收入仍將實現此前公告的63%至65%的增長,公司繼續對2022年全年實現收入增長65%至70%的目標充滿信心。公司還表示目前在上海地區的生產經營活動已基本恢復正常。
市場結構由“普漲”轉為“結構分化”,這與華西證券策略首席李立峰此前的判斷較為吻合。李立峰表示,在大盤經歷技術性超跌反彈后,后續行情驅動因素在于企業盈利,此時市場將呈現“結構分化”行情。當前時點,精選優質個股成為獲得超額收益的重要途徑。中長期來看,A股處于夯實底部區間,中樞逐步上移的趨勢并沒有發生改變。
市場反轉需要哪些信號?
回溯歷史是探尋市場反轉信號的有效手段之一。方正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燕翔最新發布了題為《A股歷史中的反彈與反轉》的報告,據其測算,A股市場2008年以來大致經歷過16次反彈行情,以Wind全A指數計算,這16次反彈平均持續時間約為22個交易日,反彈幅度約為17%。
但從反轉角度來看,報告稱2008年以來A股市場只出現過4次行情反轉,分別是在2008年底、2012年底、2016年2月和2018年底。
“反彈和反轉的最大區別,是在于有沒有經濟數據層面的向好變化。在A股市場中,金融數據是最常見且最領先的經濟數據變化,早年看信貸數據,現在看社融數據。”燕翔強調,“從數據上看,過去幾次行情大反轉,都對應著社融余額同比增速出現明顯的上升趨勢。”
燕翔表示,從當前市場行情來看,隨著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各地有序推進復商復市,疊加穩增長政策陸續出臺,滬指2863點底部大概率已經確立。但市場反轉不會立馬走出V形行情。一方面,從政策出臺到金融數據明顯變化,往往需要一段時間;另一方面,歐美等海外市場利空因素仍有待消化。“短期來看,我們認為A股市場在3200點附近會有所反復。”
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師王漢鋒強調,當前市場正處于“短期復蘇交易”與“中期不確定性”的糾結期。在其看來,隨著前期資金過度悲觀預期得到修復,市場可能逐步進入基本面修復的驗證階段,并且需要更多考慮中期的主要矛盾。其中,下半年經濟增長高度取決于穩增長政策效果及外需等因素的綜合影響。
李立峰也強調經濟基本面企穩修復是行情持續的驅動力,企業盈利的重要性將進一步提升。市場趨勢性反轉需驗證基本面數據改善和企業盈利重回上行通道。在此階段,建議從景氣度高和受益于穩增長政策的行業中尋找投資機會。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