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該方案提出,將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和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的職責整合,組建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作為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將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和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擬訂銀行業、保險業重要法律法規草案和審慎監管基本制度的職責劃入中國人民銀行。此次有關銀監會和保監會“兩會合并”的機構改革方案,是黨中央和國務院改革我國金融監管體制的重要決策部署。對于解決現行體制存在的弊端,強化綜合監管,優化監管資源配置,更好統籌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逐步建立符合現代金融特點、統籌協調監管、有力有效的現代金融監管框架,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維護國家金融安全,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重要的現實作用。
金融監管體制改革關鍵一步 銀監會保監會合并
銀監會和保監會均“脫胎”于中國人民銀行,時間上有先后的差異。保監會成立于1998年11月,銀監會成立于2003年4月,銀監會“獨立”存在的時間稍短,且與央行在業務上更為緊密。因此,這次機構改革,業內分析……[詳細]
核心觀點: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莫開偉認為,推出“一行兩會”金融監管運行體制,就目前而言,同我國金融業監管的現實需要基本適應。“一行兩會”模式或將成為未來很長時期我國金融業監管體制運行的新格局。此次金融監管體制改革將對推動我國金融業向制度化、現代化、國際化方向邁進起到重要作用。
3月13日,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該方案顯示,將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和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的職責整合,組建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作為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將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和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擬定銀行業、保險業重要法律法規草案和審慎監管基本制度的職責劃入中國人民銀行,不再保留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和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
醞釀已久、也讓全國民眾期盼已久的中國金融業監管體制改革終于浮出水面。“一行兩會”模式或將成為未來很長時期我國金融業監管體制運行的新格局。我們要對此次金融監管體制改革的重大行動抱以贊賞,為中央政府邁出新時代金融監管體制改革的關鍵一步喝彩。畢竟這一切來之不易,也得益于數十年來我國金融監管體制改革努力實踐和大膽探索得出的寶貴經驗。金融分業監管體制必須與時俱進,才能克服金融業發展過程中涌現的各種新問題,為從根本上遏制金融市場亂象夯實制度保障。此次金融監管體制改革將對推動我國金融業向制度化、現代化、國際化方向邁進起到重要作用。
應當說,推出“一行兩會”金融監管運行體制,就目前而言,同我國金融業監管的現實需要基本適應。此前,我國地市和縣一線保險業監管基本處于空白狀態……[詳細]
?“兩會合并”的機構改革方案得到落實,意味著我國金融監管框架將由“國務院金融委+‘一行三會’”的格局轉變成“國務院金融委+央行+兩會(銀保監會和證監會)”的新格局。這一改革方案是堅持以問題為導向的原則,符合當前金融發展實際、遵循金融業發展規律、能夠解決金融監管體制弊端的科學制度設計……[詳細]
在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銀行昆明中心支行行長楊小平看來,這次金融監管調整,既動機構,也動職責。不是機構之間的簡單“合并”和“拆分”,而且體現了協同監管、綜合監管、功能監管和行為監管全新理念。他認為,金融監管體制改革牽涉面廣、系統性強,很難一蹴而就,需要不斷適應業態發展變化,蹄疾步穩,循序漸進。
“銀保合并解決了以往同業業務涉及銀行與保險兩個監管部門時,單個監管部門無法實現穿透檢查。”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進出口銀行云南省分行行長戴世宏表示……[詳細]
“一委一行兩會”框架形成 合并邏輯深度解析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徐忠認為,我國金融業綜合經營已成趨勢,銀行與保險深度合作、融合發展的特征明顯:一是銀行與保險產品功能交叉趨同,壽險產品除了傳統的保障功能外,發展出與銀行存款類似的儲蓄功能,成為“儲蓄壽險”;二是銀保合作不斷深化,我國銀行已成為保險銷售的重要渠道,近年來業務發展迅猛,人身保險業保費規模、資產規模快速增長。
在徐忠看來,統一銀行與保險監管,是堅持金融業綜合經營方向、順應綜合經營趨勢、落實功能監管并加強綜合監管的必然要求。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保險系教授庹國柱也表示,近年來銀行和保險聯系愈發緊密,包括資本籌集、營銷渠道、資金運用、產品競爭等都有密切聯系,分開監管的話,兩家監管機構在各自監管條件下所制定的政策有時候難免顧此失彼,出現漏洞。 “這是監管統一的第一步,未來‘合’的趨勢……[詳細]
根據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簡稱方案),國務院擬組建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防范化解金融風險,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維護金融穩定。
方案提出,將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和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的職責整合,組建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作為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不再保留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
這一整合將打破存在15年之久的“一行三會”格局,金融監管進入新時代。多位受訪專家表示,改革方案體現出黨中央的深思熟慮,考慮周全。銀監會、保監會的職責整合有利于加強監管協調,有效彌補監管漏洞,構建現代金融監管框架,實現金融風險監管全覆蓋。根據方案,擬組建的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的主要職責是,依照法律法規統一監督管理銀行業和保險業,維護銀行業和保險業合法、穩健運行,防范化解金融風險……[詳細]
銀監會、保監會合并邏輯:銀保業務已深度融合 監管理念規則相近
3月13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召開第四次全體會議,聽取國務委員王勇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說明。
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顯示,將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和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的職責整合,組建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作為國務院的直屬事業單位。 若方案通過審議,中國金融監管體制將變成"一行兩會",即: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
對于銀監會與保監會合并的合理性,全國政協委員、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會長樓繼偉在3月13日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在資本充足率、償付能力以及自身風險匹配能力方面,"保險"和"銀行"有類似性,兩者都管理自身的資本收益匹配、風險收益匹配和久期匹配。而證監會是管信息披露真實性,特別是管欺詐,屬于投資消費者保護范疇,它對證券公司沒有資本金要求。銀保合并有相近性,而證監會不一樣……[詳細]
從此一行兩會為何只銀監會保監會合并?看五大焦點
在機構改革方案靴子落地前,坊間就已“嗅到”銀保合并的可能性。自從去年4月前保監會主席項俊波在“落馬”后,這個位子在此后的11個月里一直空缺,不禁引發外界對保監會可能會被改革的無盡遐想。
不少分析人士指出,銀監會和保監會合并,既有金融監管體制改革的需要,也是人事調整所可能觸動的個人利益影響力的權衡。
就在機構改革方案公布的當天,中央財經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鶴在人民日報發表了一篇名為《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是一場深刻變革》的文章,詳解此輪機構改革的高層思路。
值得注意的是,劉鶴指出,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要堅持一類事項原則……[詳細]
方案顯示,將銀監會、保監會職責整合,如何整合?從兩大部委各自職能部門中,或許可以找到一些線索。
銀監會內部設有28個部門,保監會設有15個職能機構和2個事業單位,同時,兩個部委在全國范圍內都設有派出機構,即地方監管局。 銀監會的28個部門包括……[詳細]
實際上,銀監會和保監會合并并未大超市場預期,但對于改革方案中提出的“將銀監會和保監會擬定銀行業、保險業重要性法律法規草案和審慎監管基本制度的職責,均劃入中國人民銀行”這一說法,頗為疑惑。
之所以要將制定法律法規、監管制度等劃歸央行,或許是出于分離監管與發展的職能,這也是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提出的要求。我國近年來暴露的一些金融亂象和微觀局部金融風險……[詳細]
銀保監管雙劍合一 背后深意知多少?最權威評說
楊成長:這體現出監管正從過去以機構監管為主,向以市場監管為主的方向轉化。體現了分業監管和混業監管的協調統一。改革并不意味著徹底實現混業化監管,而是強調監管機構的分業監管和統一監管兩者之間有機結合,分業監管在中國仍然有效。目前金融各業突出各自主營業務方向,但在資金投向和……[詳細]
中國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對于銀監會與保監會的即將整合,保監會的監管工作將作何調整?對此,中國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13日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最后還是按照統一的要求吧。”全國政協委員、上海銀監局局長韓沂:全國政協委員、上海銀監局局長韓沂在接受上證……[詳細]
胡曉煉:這次整個機構方案設計是很好的,體現了頂層設計的理念。特別把一些原來交叉金融、容易模糊不清的問題,通過職能的整合,把責任切實落實到具體的監管部門,而且監管之間的協調會大大加強,這是比較理想的。當然各個方案都有各自的優點和不足,但權衡利弊,這個方案在現階段是比較好的……[詳細]
郭金龍:近幾年,銀行、保險業發展迅猛,機構、產品、服務創新速度較快。其中涌現出一些金融集團、金控集團,既做保險業務也做銀行業務,有時也兼具其他相關的金融業務。此外,近年來不同金融產品融合加快、產品的邊界模糊、金融科技的發展等也對整個監管體系帶來挑戰……[詳細]
【相關閱讀】:申萬宏源首席經濟學楊成長:機構改革體現金融監管從機構轉向市場
【相關閱讀】:政協委員談金融監管體制改革:讓監管回歸監管 讓金融回歸本源
【相關閱讀】:金融監管步入雙峰模式過渡帶 央行強化宏觀審慎管理職能
繼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設立后,我國金融監管框架再次作出重大調整。3月13日,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該方案顯示,中國金融監管體制延續多年的“一行三會”結構,出現重大變化,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和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的職責整合……[詳細]
翻看歷史,不管是銀監會還是保監會,都還是正值青春的"小伙子"。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成立于2003年4月,當下剛剛15"歲";而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成立于1998年11月,至今剛滿20"歲"……[詳細]
【相關閱讀】:招商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丁安華:金融監管改革劍指何方
【相關閱讀】:周延禮談銀監會保監會合并:金融監管機構改革很有必要
本期編輯: 李正 724075951@qq.com